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变局当前如何找准赛道、善用平台提升个人价值?(变局中求机遇)

—??1??—毕业后的林晟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发现现实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当年学习财务专业的她,摆在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财务会计类工作,由于林晟毕业于一所普通高校,进大企业有难度,她知道,虽然向往大企业,但以自身条件找一个成熟稳定的中小企业才是现实目标:“大企业只要985或211的毕业生,我可能连简历都过不了。”她不得不担心的是在应届毕业生中,占据大多数的仍是毕业于普通院校的学生,”我们人是最多的,找工作也是最难的。”二是撇开会计专业,从不太讲究门槛的职业起步。权衡之下,林晟先选择了后者,她来到深圳一家互联网企业做起了新媒体运营的工作。哪知道这份工作几乎天天加班到深夜,实在熬不住,一年半后回归专业,跳槽去了一家外贸公司做出纳,两年后外贸行业受到疫情冲击,公司倒了,林晟再次离职,这次托亲戚关系在一家事业单位找了份编外的工作,主要负责多家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事务。听林晟的描述,这份工作社会地位不错,工作环境好,同事绝大部分容易沟通,素质都相当高,早九晚六,中午还有很长的休息时间,有食堂有宿舍,工资也足够生活;另外自己在这份工作中很有优势,上手快、抗压力强、逻辑清晰、业务熟练。但同时又令她担忧的是这份工作非常适合养老,消磨意志,明明自己能做的事还很多,但在这里工资也不会有相应增长了,职业发展几乎没有成长的空间,业务本身没有更大难度,业务能力得不到提升;社会地位高的虚荣感的来源其实是空的,福利待遇和体制内的人相差很大,而且做的工作又累又辛苦,明显觉得体制内编外打工人不如社会打工人,但想要在深圳这里入编上岸,那可是难上加难,竞争相当激烈。?林晟想尽快离开这份工作,再努力“超越”自己试试,于是年初便投了好多份简历出去,不投不知道,一投吓一跳。真正收到面试的电话少得可怜。财务专业的她深知,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受到疫情影响,大企业还能够靠现金流支撑一段时间,而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则可能无力支撑,即使勉强撑过,短时间内也难以进行人员扩张,招聘需求难免降低。??林晟彻底慌了神,眼看着身边的同学都在单位混到了不错的职位,有的女同学都结了婚生了娃,再看看29岁的自己,唯独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没有任何成长,越想越害怕,甚至都想回老家了。?她找到我时很是苦恼。她觉得论资质,自己应该是比较有优势的,但为什么过往经历并没有给自己赢得更好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收入,反而现在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呢?—??2??—想要明白这个问题,离不开对职业环境的分析。?一、看清单位和职能不论是选择单位还是选择岗位,首先要做的,就是厘清价值链,搞清楚以下问题:单位的业务模式是怎样的?靠什么盈利?你所处的岗位在单位价值链体系中的位置是怎样的?这个岗位市场行情大约多少??我们以林晟的故事为例。在她的职业经历中,同样是财务工作,先后服务于外贸公司和事业编外。?先说外贸公司。想要弄清楚外贸公司的价值链,就必须从两个问题入手:外贸公司的业务模式是怎样的?它主要靠什么获取利润??林晟所在的外贸公司的价值链核心是业务员,它的盈利模式属于低买高卖赚差价,财务所能发挥的价值也极为有限,在价值链中同样处于末端。?所以在这种小贸易公司,财务工作非常简单,只会涉及采购、销售、日常费用等简单业务,根本不会设计复杂的成本核算,因此,在这样的企业,出纳的收入注定不会太高,又怎样能指望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呢??而至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个人的成长空间也是有限的的,因为发展所带来的经验都是这个系统内的,不太能应用于这个系统之外的。在这个系统内的经验积累几年可能也就到头了,当然可能有制度的改革,但跟着改变就行,发展空间并不会因此扩大。站在专业角度而言,充其量只能让林晟“有点事做,有点收入”,对于林晟的能力提升没有太大益处。??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林晟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对于公司及行业的分析基本没有,从而导致“一步错,步步错”的职业困境。??二、选择行业及领域?咨询中,我建议林晟接下来一定要找到一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1)关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二是资源。?从产品角度来说,最好能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才能确保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这样才能确保未来五到十年有可能成长起来,并有不错的盈利。从资源角度来说,如果这家公司的老板有关系有门路,能拉到稳定的大客户资源等,也不会轻易被取代。?产品或资源优势,有一项突出即可;如果两项都有,这样的企业实力更不容小觑。因此,在选择公司的时候,建议你通过网络等资源先了解公司情况,看下公司是否有自己的研发队伍和产品,同时可以看下公司所在行业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分析最近今年行业的发展情况。??2)找到该公司的价值链核心部门及岗位?最起码要找到价值较大的岗位,通过主观努力,你才能在利润分配环节中占据优势。?3)其他因素?再把眼光放长远些,还要考虑到这家公司所处的地域及行业发展水平、公司的人员素质以及老板的背景等等。?如果这家公司有产品或资源优势,你所处的岗位及部门恰好在公司的核心价值链上,同时领导也足够重视,公司人员素质不错,当地行业环境优越,等等,再加上个人主观努力,则个人成长和薪酬都是可期待的。—? 3??—按照前面的分析思路,我们想要找准深耕一个领域,还需要了解什么呢??一、? 去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比如像林晟刚毕业时,决定立志在新媒体领域发展。普遍来说,深圳显然具备足够的优势,很多新媒体行业的头部公司基本集中在一线城市。?而在三四线城市也不排除新媒体公司的存在,问题在于,一来机会本身就少得可怜,二来在少得可怜的机会里,月入过万的更是“天方夜谭”。?二、该业务在这家企业是否受重视??如果你去的是一家传统企业,新媒体在老板眼里无非就是换个地方发广告,并不看重原创内容的打造,老板也根本不懂新媒体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在这样的企业,工作无非就是网络时代下的“排版及文字编網”工行,设有在何成长性和挑战可言,对个人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三、公司领导对该部门岗位的态度如何??正如林晟的第三份工作,如果领导对编制外的人员压根不重视,甚至把这个人看成是“打杂”,给你摊派各种琐事,请问在这样的地方干下去,三五年后你的职场竞争力又会如何??想想看,如果一个人不幸遭遇到前面所说的任何一点,她没有意识到是环境的问题,而是过于相信甚至偏执地认为,“个人努力大过天”,总有一天,她会被琐碎无聊的重复工作碾压了曾经的斗志,时间越久竞争力越弱。这对于林晟在未来想成为一名专业领域很厉害的人无疑是一种煎熬。最后的话: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百战不殆,除了要选择有吸引力的行业外,进行系统的组织环境分析是我们“知彼”的核心内容,毕竟你所选择的赛道及所在这个平台与你的好前途息息相关。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我不是否认个人努力,Vin想表达的是,如果你能在选择前对这些因素进行预判,你就应该看到自己三五年后的处境,你就会对自己的收入、能力等有个客观的预计,不至于到头来不明所以地陷入困境。?我们除了重视自身努力,也不能忽视外界环境对自我的重塑作用。所以,在我们选择职业的时候,也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具体包括:该公司的业务模式如何?该公司靠什么赚取利润?你所应聘的职位在公司价值链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该公司所在的行业最近发展如何?你所在的部门在该公司的地位如何?领导对你们部门业务重视程度如何?等等。?尽管我们每次的选择都无法保证完美,但毋庸置疑,经过系统分析和思考后的决策更容易让人长久坚持下去。?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帮助。作者 | 职业规划师Vin :生涯咨询师,中高管教练,专注分享职业咨询案例,提升你的职场竞争力。责任编辑:一只梨

33

打赏(1)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