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张婉婷心理分析一:易怒的背后是渴求镜映(张婉婷是谁)

背景说明:张婉婷是综艺真人秀《再见爱人第二季》的女嘉宾。这篇文章会经由张婉婷来谈谈易怒的问题。01场景描述场景一:张婉婷对其夫宋宁峰说:“你是一个演员,可是你连你枕边人的情绪你都洞察不了,你怎么演戏去揣测剧里的人物。”场景二:张婉婷对其夫宋宁峰说:“我当下不高兴了,可是你没有重视我的不高兴”场景三:张婉婷说其夫宋宁峰冷暴力,张婉婷的描述是,在她情绪崩溃哭泣的候,宋宁峰会递纸倒水但是不能说出安慰的话,这令张婉婷非常的痛苦。紧接着张婉婷的抱怨是,我难受成这样你问我句你怎么了这么难吗?她感到非常的失望。张婉婷说,如果你不能关照另外一个人的情绪,你就不要结婚呀。场景四:张婉婷说,我站在十八楼,我在想,我怎么才能让他重视我的情绪,我恨不得跳下去,我死给你看。但是我忍在那里就是自己哭,很绝望。场景五:张婉婷在日记中写到,”最终我都是一个人面对自己的喜怒哀乐。”02?心理分析从以上场景中,我们看到张婉婷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控诉 :"为什么我的情绪不能得到你的重视"?把这个控诉翻译一下,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内心渴望: "我多么渴望我的情绪能被你重视被你认可被你接受被你安抚".这个渴望的强烈程度属于最高级别——我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你就能知道我要干嘛,我的情绪是什么,我在想什么,并且你应该立即理解和对我做出回应。这个级别的人际关系是最早的母婴关系,养育者能从婴儿的每个表情和行动中猜测出婴儿的意图,并且给予其相对应的回应。在自体心理学里有个词描述这种回应,镜映。像镜子一样,帮助婴儿识别自身的情感和意图。比如,小婴儿皱起眉头,双手使劲握拳,妈妈立即领会了宝宝要拉屎的意图,于是用语言说“宝宝在拉臭臭呀”,然后用行动帮助宝宝擦屁股,换尿布。于是小婴儿对自己的这个行为产生了概念,这是拉屎,拉屎以后要擦屁股,要换尿布。婴儿在这个与母亲的互动中,建立了一个对自身意识和行为的概念,完成了一个构建真实自我的小单元。(真实自我对应着虚假自我,虚假自我是指的婴儿的自身意识和行为没有被识别,而是被养育者误解,就逐渐形成了虚假自我,真实自我始终没有被识别。)那么张婉婷对于自身情感渴望被重视被理解的需求,是源于镜映的需求,而且这是一种原始的镜映需求,叫做融合性质的镜映需求,就是说我不说你就应该懂。这是一种夸大的自体需求,与之对应着的是一个夸大的理想化的全能的养育者,希望她能洞悉我的一切。张婉婷的暴怒是一种自恋性暴怒,就是说——“你不能按照我想的来,所以我愤怒,你跟我希望的不一样,所以我愤怒。你没有照顾好我所以我愤怒,你没有为我解围所以我愤怒。”这里所有的潜台词都是,你应该,但是你没有。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潜台词,我所有的情绪都依赖你给我回应。这是一种高度的人际依赖。这种高度的人际依赖背后是,我内部产生的情绪我承受不了,我会崩溃,我自己处理不了。因此,张婉婷的易怒核心,在于其消化自身情绪的能力不足。所以在她身上就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错,是别人伤害了我,她透过这种方式在缓解自己的情绪痛苦。就类似于,摔倒了怪地,怪桌子,怪椅子,本质上是不能面对自己的挫折情绪。那这个易怒的问题怎么改善呢?本质上是需要提升承受挫折感受的能力。03如何改善如何改善,先来谈谈原理。承受挫折感受的能力,自我情绪安抚的能力,这是一种自我功能。一个人这种情绪管理的能力是如何发展出来的?假如把一个人的心理看成一个心理能量球,一开始的时候,这个能量球是非常脆弱的,每一次养育者对这个能量球的镜映,都能使得这个能量球内部变得更加稳固,而挫折体验,养育者的忽略误解甚至是创伤性回应,会使这个心理能量球变得震荡和破碎、混沌和空虚。当好体验大于坏体验的时候,能量球变得更加稳固,在这个基础上,当坏体验产生时,养育者对这种挫折感给予共情,那么这个心理能量体对于挫折的承受力就会变强,接受现实的能力也会变强,而不是活在一种理所当然的幻想中。但是如果坏体验大于好体验时,这个能量体内部总是处于震荡和破碎的状态,它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面对现实,而是要让自己这个能量体变得稳定,而唯一的方法,就是镜映,共情,协调性的回应。张婉婷在得到爱和关怀的时候,眼泪就会掉下来,她的接纳度也变得大了,她也能够更好的反思自己,去理解和关怀她的丈夫。你看共情的作用多大。但是,张婉婷只会通过贬低、攻击、指责去向他人寻找共情,而这只会让人敬而远之。张婉婷非常羞于表达她的温柔和爱意,总以一种大大咧咧的方式去糊弄。所以说,表达自己的脆弱和需求是让张婉婷感到自己的弱小无能和羞耻的。张婉婷的暴怒,是因为渴望被共情渴望被镜映,她觉得对方理应完美地理解和回应自己,但是现实总是令人失望的,转而用攻击贬低和指责来表达这种渴望,结局是对方和她打架或者敬而远之。首先要解决的是,放下理想化的这个期待,把对方看成一个普通人,而不是完美父母。然后克服自己的羞耻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而不是指责和贬低他人,这样更有机会得到别人的共情。文:蔡金颖责任编辑:殷水

39

打赏(1)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