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追踪700对夫妻,“婚姻教皇”总结出婚姻五个大坑(婚姻教父)

作者:凌想来源:微信公众号:凌想亲子心理(ID: lingxiang127)原文标题:40年追踪700对夫妻,“婚姻教皇”总结出婚姻的五个大坑:第五个坑,预示婚姻已经病入膏肓最近在看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书中讲到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对婚姻关系做的一些研究,很有意思。戈特曼被喻为“婚姻教皇”,他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监测、拍摄下夫妻的交流情况。当一对夫妻对话时,感应器会记录他们最细微的生理水平变化,同时对他们的面部表情进行逐秒分析。这样的精细研究,就像是对他们的婚姻关系做情绪X光检查。戈特曼用了40年时间,追踪了700多对夫妻的情感状况后,他甚至能预测走进他实验室的夫妻是否会在三年内离婚,预测准确率高达94%——简直成了婚姻走向的预言家!以下就是戈特曼发现的婚姻中的五个“大坑”,这些坑由浅入深,越往后,这段婚姻越病入膏肓。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坑吧。01第一个坑:对人不对事的人身攻击戈特曼发现,婚姻出现危机的一个初期预警信号,是尖锐的批评。生活琐碎,夫妻之间难免会有不满和抱怨,这也是一种沟通。但这种沟通也分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健康的抱怨是对事不对人,只停留在“事”的层面。比如:你刷碗的时候,能顺手擦一下灶台吗?你总是乱扔脏衣服,能不能随手放进洗衣篮里?不健康的抱怨是对人不对事,从一件小事就上升到对整个人的评判,俗称贴标签。比如:你从来不会主动收拾屋子,你眼里根本没有这个家。我都累成这样了,你都不知道搭把手,你太自私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对方就事论事,因为事情是客观的,我们可能会有所反思:哦,他说得有些道理,在这方面我确实做得不够、没注意到,以后会注意一些。但是,如果对方不由分说给我们扣一顶大帽子,说我们就是怎样怎样的人,这就有些以偏概全了。我们势必奋起反抗:你凭什么这么说我?我根本不是这样的人!很多争吵都由此引发,双方都是又委屈又愤怒。02第二个坑:轻蔑和不屑让指责更具杀伤力的,是轻蔑的表情和话语。轻蔑的语言我们并不陌生,往往会在情急之下脱口而出,怎么解气怎么来。比如:你这个蠢货/?贱人/?白痴……世界上怎么会有你这样的人。找了你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得了吧,就你这样,还想干什么……轻蔑的表情杀伤力也不小,比如冷笑、撇嘴角、翻白眼,这些是表示厌恶和不屑最普遍的面部表情。戈特曼发现:即便没有语言交流,但如果夫妻一方闪现轻蔑的表情,另一方会被检测到每分钟心跳比平时增加两三次。如果丈夫经常对妻子表示轻蔑,妻子容易出现很多健康问题。如果在15分钟内的对话中妻子出现4次或以上厌恶、轻蔑的表情,预示着这对夫妻可能在4年之内分手。当然,偶尔的轻蔑并不会对婚姻造成破坏,但是,如果你总是习惯性地指责伴侣的为人,经常流露出轻蔑的表情和话语,那就要留意了——每一次这样的举动都是在冲蚀你们婚姻的堤坝。03第三个大坑:消极应对一般来说,采取消极应对的更多的是丈夫。面对妻子的抱怨、唠叨和吵闹,丈夫们往往一言不发,用沉默或者冷漠应对,或者摔门而去,或者尽量减少在家的时间。那姿态好像在说:你就是没事找事,无理取闹,你愿意吵你就吵,我懒得和你计较。这其中隐含的冷漠、疏远,还有微妙的优越感和厌恶感,会让妻子们更加抓狂,好像是面对一堵冷冰冰的墙,怎么锤打也没有反应。而妻子们此刻最需要的,就是情感连接,哪怕是激烈的争吵,也是一种连接。所以,消极应对也是一种冷暴力,企图用顽固的沉默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戈特曼发现,如果消极应对成为习惯性的回应方式,婚姻将会受到极大的破坏,因为它切断了夫妻间解决分歧的所有可能性。04第四个大坑:受害者思维影响婚姻幸福最常见、也是非常隐蔽的一个因素,就是受害者思维。所谓受害者思维,就是习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认为自己很无辜,已经付出了很多,而对方却总是有恃无恐,看不到自己的付出。比如:我天天忙了工作忙孩子,你回家什么都不做,只让你晚上陪孩子玩一会儿,就这么点事,你还不情愿,抽空就刷手机。拥有受害者思维的人,往往会用很多的付出和忍让凸显自己的价值感,同时占领道德的制高点:我已经付出这么多了,你还不知足、不领情,那就是你的问题了,你太没良心了。拥有受害者思维的人,会习惯于把目光聚焦在对方没做到的事情上,以此来验证自己的结论。而对对方做到的地方会下意识地选择忽视,或者轻描淡写,认为这是对方应该做的。总之,就是自我验证,自己确实受到了伤害。拥有受害者思维的人,总会感到不公平、委屈和愤怒。这些情绪积累多了,就容易情绪失控,引发夫妻间的战争。05第五个大坑:情绪泛滥/?过敏书中的翻译是“泛滥”,但我更愿意把这种现象称为“过敏”。过敏是指因为夫妻之间经常吵架,吵伤了,导致一方总是处于防卫状态,对任何攻击、侮辱或怨恨的迹象过于警觉,容易小题大做、反应过度,造成情绪失控。当一个人处在过敏状态,哪怕伴侣只是轻微的抱怨、唠叨,甚至是善意的沟通,都会拉响内心的警报。比如,妻子只是说“亲爱的,我们需要谈谈”,丈夫就会警觉地想“她又准备挑起战争了”,就会变得很情绪化,进入原始的或战或逃的反应模式。这时,你和他讲什么道理都没用,因为他的思维已经被情绪脑所驱使,变得非常狭隘、混乱,根本没法沟通。戈特曼把过敏看作婚姻中最危险的转折点,意味着夫妻关系开始恶化。因为过敏的一方无时不刻不在想着对方最恶劣的一面,用消极的眼光看待对方所做的一切,一点小事就会引发激烈的争吵。“渐渐地,情绪泛滥的一方开始把婚姻中所有的问题都看得过于严重,无法修复。”这种情况下,沟通的可能性已经堵死,“夫妻双方只好依靠自己的力量舒缓困扰的情绪。他们开始过着没有交集的生活,彼此隔绝,孤单寂寞。”而下一步,通常就是离婚。这就是婚姻中的五个大坑,一般掉到第五个大坑,这段婚姻的走向已经不容乐观。06预防掉坑的三点建议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尽量避免掉到坑里呢?在书中,婚姻研究专家给出了一些建议,我提炼了三点。1. 对于丈夫而言,尽量不要回避冲突。当妻子发泄不满时,首先要意识到,她这样做是在寻求帮助,她是在想办法维护这段婚姻。“妻子闹情绪只是为了突出她对问题的强烈感受。”当我们积极正面地看待伴侣的抱怨时,就可以从抱怨中看到对方的需求。所谓需求,表面上是一些具体的事,但往往隐含着更深层的情感需求,比如被看见、被欣赏、被认可、害怕被抛弃,等等。满足具体需求,可能需要做特定的事。有时候,这可能让我们有些为难,甚至会陷入新一轮争吵中。但满足对方的情感需求,就有很多条路能够到达。只要你想,就会有办法。甚至有时只是耐心地听妻子抱怨,多共情她,表达你的理解,就能满足她的情感需求。问题不是扭过头不去看就能自动消失的,也不是靠沉默就能解决的。如果能够看到并尽量满足伴侣的情感需求,很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2. 妻子要特别注意,不要攻击丈夫。妻子可以抱怨丈夫的行为,但不要上升到人格层面,或者表达轻蔑。男人是面子动物,如果否定了他整个人,或者对他这个人表示不屑、轻蔑,很容易引发反抗,为尊严而战。健康的吵架是双方就事论事,充分地沟通;不健康的吵架是吵着吵着,离当初的问题已经十万八千里了,变成了单纯的人身攻击,最终两败俱伤。3. 夫妻双方要多练习有效倾听,多镜映。镜映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倾听对方。具体做法是:妻子抱怨丈夫时,丈夫把妻子的话复述一遍。听起来很简单?关键在于,镜映不是简单的重复,不仅要理解妻子的字面意思,也要尽量领会妻子的感受和隐含的需求。简单说,需要充分地共情。比如,妻子抱怨:你回家就葛优躺刷手机,就不能陪孩子玩一会儿?丈夫可以这样镜映:你的意思是,我回家就躺着刷手机,你希望我多陪陪孩子,因为你也很累,希望我能分担一些,另外你希望我能和孩子多交流,多给他一些父爱。是这样吗?当丈夫这样镜映妻子,妻子的火气很可能瞬间就消减了一大半。因为她感到自己被看到了。镜映是一项非常值得掌握的技术,不仅适合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和他人的关系中也都能用到,会大大改善人际关系。最后,我们不妨自查一下,这婚姻中的五个大坑,自己掉进去了几个?掉进坑里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次次地掉进去,越掉越深,直至爬不上来。要知道,幸福的婚姻,需要付出,更需要智慧。作者简介:凌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年文摘》特邀心理成长导师,专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著有《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微信公众号:凌想亲子心理(ID: lingxiang127)

亲密关系需“减负”,用“爱”填满情绪空箱(爱情 亲密关系)

在真人实境秀《再见爱人》中,某天王秋雨与朱雅琼这对伴侣自驾出遊,老王在高速公路上开着开着,雅琼惊觉老王似乎走错路,并提醒他该怎么走,同时导航正在语音报路,老王为了要听清楚听导航说什么,就叫雅琼不要说话,不料此话一出后引起双方的争吵。“它在说话你不要说话,你为什么总是赶着别人说话时说话!”老王说。雅琼又说:“你走错路是显而易见的事,是人都知道的啊!”老王反怼:“我在开车,听我的行吗?你能不能闭嘴?”雅琼觉得自己是只是好心提醒老王,希望他别走错了。而老王却认为应该要听从导航指示,不应在导航说话时又同时讲话。双方的说法听起来似乎都没有错,但为何到后来会引起彼此的愤怒呢?她一直想要表达的是“请听我说”。而老王却想的是“不需要有人来告诉我该怎么做!”从俩人的话中隐约可听见这样怒吼:“我说的话,你究竟听见了没有?”一边想要表达的是爱,但被另一方理解为指责与控制?为何TA总是不听劝告,为何总不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个最初爱的感觉上哪去了?感受伴侣的爱,是婚姻中情感维系的最基本需求。但负面的想法及负性的沟通方式却阻碍了彼此情感的交流,感受不到伴侣爱的传递,于是会不断从不对的地方、以错误的方式试图找到爱。那么什么样的想法会破坏亲密关系呢?01负面想法对亲密关系的影响雅琼和老王经过之前的争吵后,后来在车里泪崩地对老王说自己生气的原因,是觉得老王为何总是这么瞧不起她,她希望获得的是平等的尊重,而不只是一个被对方当成孩子宠的伴侣。而老王坚信自己并没有看不起雅琼的意思,自己只是对“事”而非“人”。为什么自己会生气,完全是因为她做错了。若彼此的沟通若总是落在各自的频道中,就会难顾及对方的感受。当我们认定“TA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的想法时,我们对待对方的态度也会有所改变,如此事情便被迫朝着我们所想像的方向发展。这在心理学里又被称为“投射性认同”。投射性认同理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克莱因所提出。在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里,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行为模式。例如,总是觉得伴侣没有给予尊重,故也会想要让对方也尝尝不被尊重的感受,于是会在关系中刻意冷漠、反抗要求或言语攻击。一旦是把这样想法投射给对方,对方一旦认同,就不再给予尊重,如此一来,果真证明如自己原先想得那样,即想法变成了事实。若要减少我们不喜欢的样子成真,首先要有觉察自己情绪的能力。因若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可能是因假设而起,可以先按下情绪暂停键,最好别在愤怒时沟通或企图去验证真相,便可减少彼此间误解。另外,不仅负面想法会对亲密关系造成伤害,不当的沟通方式更易寻致婚姻关系的恶化。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认为,影响夫妻亲密关系的刽子手就隐藏在夫妻之间的“沟通互动模式”中。婚姻低风险的夫妻在讨论问题时倾向问题采取中立或正向描述,问题导向的信息、幽默感等正向交流,相反的,婚姻高风险的夫妻在沟通时多采取负面描述。夫妻的亲密关系健康与否与彼此的沟通方式呈现极大的相关性。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负面的沟通方式究竟是什么。02婚姻中负面的沟通方式有哪些婚姻中常见的负面沟通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升级”、“互相贬低”、“撤退”及“负面解读”。接下来我们借由《女心理师》当中的故事与负面沟通类型结合介绍。即将参加高考的尤娜因想要轻生,心理咨询师贺顿故参与了她的危机干预。在咨询室中,贺顿问到尤娜最近可能遭遇的压力事件时,发现她的遭受的压力可能与父母的婚姻状况有关,因此也对夫妻双方进行了咨询。原来尤娜的父母早在一年前的同时期就已离婚,但仍同住在一起,为了不影响孩子的考试而暂时不公开。决定离婚的当时,丈夫正在办雕塑展,妻子气冲冲地来到雕塑展场,要求先生立刻返家帮女儿做选科的决定。女儿坚持要学艺术,但母亲反对,父亲又认为女儿已成年可自己做决定,妻子在无计可施的状况下对先生说:“就是你这个爸,所以女儿会吵着要去学艺术。”“学艺术挺好。”父亲回答。母亲说:“好什么好,就像你一样,一辈子没出息?”若是在原本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添加对伴侣的言语攻击或批评,而因此助长了怒火延烧。这就是沟通的“负面升级”。接着父亲大声回复:“你让我给意见我说好,但是我说有用吗?“你有病吧!你嚷什么?心比天高,心比纸薄的,你们父女俩都这样!”母亲说。“你不要这么阴阳怪气的,你瞧不起我就直接说,用不着带上孩子。”父亲说。以采取不尊重的态度、冷嘲热讽、骂人、翻白眼、讥笑、挖苦和不友善的幽默等方式,企图矮化对方,这就是“相互贬低”。妻子回复:“好,我直说我瞧不起你,我瞧不起你没有钱还装清高,你还嫌钱臭;我瞧不起你天天捧着石头,也不管孩子不管家。”无法就事情本身而言进行解释,而刻意曲解原来的意思,对此采取恶意批评的方式。这是“负面解读”。不想再沟通,沉默抵制,不想再回应对方,退出冲突讨论,这就是“撤退”。例如沉默不语,转身离开或决定离婚等。在亲密关系中,若要能进行有效沟通,就需避免使用以上四种等方法去回应伴侣,因这样只会带造成更多的关系磨擦,让彼此产生更强烈的挫败感。但只要我们能够采用一个充满善意与真实的沟通方式,不论结局如何,你都会是最后的赢家。03用“爱”填满情绪的箱子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个“情绪的箱子”等待着被填满爱,当我们能充分感受到被爱时,每个人才能在亲密关系中逐渐成长。那我们该如何用“爱"填充伴侣的情绪空箱呢?提供以下建议供作参考:1、做对方最坚实的后盾,鼓励伴侣发展TA已有的兴趣及爱好。2、用仁慈和温柔的语气与对方说话,不翻旧账。3、若想要对方做什么事时,需用提出请求的方式,而非要求。因要求听起来像命令,而请求则是在引导及邀请。4、多向对方说出肯定的话语,这可让伴侣在缺乏安全感或勇气时获得激励。5、沟通不需使用技巧,重在坦诚,真实说出自己的感受。6、表达时,将重点放在自己的感觉及需求上,而不是去揭露爱人的短板。7、说话要具体,不绕圈、及表达地过于笼统,这样可能会让人错误理解你的意思。8、除了语言的表达外,也要注意自己的肢体动作及眼神表情,是否有对对方感到兴趣?是否表现专注倾听?这些都能够向对方传递爱的信息。亲密关系需“减负”,用“爱”填满情绪空箱想了解更多有关亲密关系的维系方法,推荐你学习鲸选.学习会员的以下学习计划:部分目录:?文章:喜欢一个人和爱一个人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文章:亲密关系中,什么最重要?著名心理咨询师告诉你答案?文章:不要做这件事,因为它是毁掉亲密关系的开始?文章:怎么样在亲密关系中保持安全感??文章:明明是恋人,却比单身还孤独,解读“假性亲密关系”什么是“鲸选”??壹心理app出品「鲸选」学习产品?全新的生活帮手、心理学学习工具?2w分钟音频,2k+文稿,组合到200+主题计划中,随意更换学习?你生活中的「实用心理百科」↓点击下方链接 ,只要49元,就能在会员有效期内不限次数学习一年↓http://book.ikudp15.top/platform/522/6F7A0359A4E7D2E602795340768A285A/yxl作者:Annie责任编辑:一只梨

如何面对被批判(如何面对被批判的人)

面对被批判时,没有人心里是舒服的。?但很奇怪的是,我们很难找到没有批判的世界。?我们更难想明白,为啥我们努力了,付出那么多,仍然无法避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局面。我们胆战心惊的干完,可能功劳还被别人撬走了,苦劳能获得一点,已经是“天官赐福”了。?其实,这背后,有一个知识,我们需要学习,那就是:批判和欣赏是一对双胞胎。如果我们会获得欣赏,那么一定会同时伴随着被批判。01批评的声音从来就无法避免我们的生活中没人教我们这样的知识,例如:当你开始做一个项目时,或者当你开始做一件事情时,只要你是某个说话算数的角色,那么你就会看到人艰不拆的真相:批评和欣赏都完整地凑到你的面前。无论你多么的谨小慎微,你仍然无法摆脱这种境况,因为这是这个世界做事情的完整的真相。当你面临这种多重的声音时,你会感受到委屈,困惑,不值得的难过,或者不配得的感慨,劫后余生的庆贺等等。?这里面有个道理,你要学会的,并且你始终记得的,就是:只要你开始聚焦一个空间,只要这是一个中心,那么就一定会聚焦全面的声音,包括好、坏、不好不坏。?知道这个道理,那么从此以后,你可以学习不那么害怕成功后的赞赏,也不那么畏惧做错事后别人的额外踩一脚。02面对批判再坚定一点批判的声音往往是试探性的,站不住脚的。比起我们的辛勤努力的过程,批判的小嘴上下巴巴几下,冒出来的批判的内容简直太容易了!?但是太容易的东西往往站不住脚,稍微加入一点逻辑反击,就能让它们轻易破败。所以,当你面对批判时,首先要坚定自己,别被气着了——他们凭什么这样说我呀?他们冤枉我!如果你被气哭,那就是更加无知的可怜虫啦!?批判的人,其实也往往是个试探,你被伤着了,那说明他们对了,我们手舞足蹈,你反击了,那说明他们错了,他们本来也不会自责或者痛心疾首。?我坚定的态度,和我们对自己的坚信,是守护我们的第一根据地。03不要被批评吓破胆如果你曾经被批评过,你变得以后再也不敢说话了。如果你曾经被批斗过,你变得大气不敢出了。这种情况就是吓破胆的标志。?收拾这些吓破胆的情况以后的悲惨局面,还得你来处理,因为批判你的人是绝对不会替你买单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些自己努力从被批判的诅咒里爬出来,而不是被他们吓死。?如果你曾经被吓破胆,变得谨小慎微,优柔寡断。没关系,我们从新开始,认识到这一切后,我们就没那么凄惨也没那么可怜了。我们可以设置一个逐渐脱敏的计划,让自己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处理和消化掉曾经的批判的诅咒,我们就可以变得更强大。你知道吗?沉香木受了伤之后,会分泌大量的菌种,从而变成了比黄金更贵重的沉香!沉香就是从刀痕下成长出来的。?遭受批判的我们,也如同伤痕累累的沉香木,我希望你也是如此,越受伤,越强大,变得贵重无比。作者:杨彩莲老师活泉咨询主任心理咨询师法国蒙彼利埃管理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正心基金项目总监年清华大学心理学抗击疫情最美云上逆行人专业背景:累计咨询时长8000小时,银川市首批家庭教育讲师,高级私人心理顾问。多年企业任职管理经验和心理咨询案例疗愈经验。曾任某大型测评公司人才评鉴专家,某教育集团企业担任“国学与心理学研究”项目负责人、易经研究员等职务。八年以上内观禅修实证经验,开设研究室与心理咨询室,并带领一年以上正念觉知工作坊。后现代心理学取向,咨询特点为融合东西方心理学理念,以解决问题和陪伴成长为核心,灵活运用各项咨询技术。咨询理念:平等、关爱,深信每个人都是潜力无限,最重要的是激活每个人的心理免疫力,唤醒内在的自我修复力量。擅长领域: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婚姻情感问题、职场压力、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问题,情绪障碍等。责任编辑:一只梨

你的内心什么样,你眼中的世界就什么样(你的内心什么样你眼中的世界就什么样的心得)

————解读罗伯特.戴博德的作品《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表面上他们善解人意,朋友众多,生活美满,甚至令人羡慕。但忽然之间他们却变得情绪低落、自卑消沉,对所有的事都提不起兴趣。甚至在无人知道的夜里,他们无数次生出离开这个世界的念头……这种情况被称为抑郁。据资料显示,我国抑郁症发病率近30年提升了将近20倍,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年抑郁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全世界每年因抑郁自杀的人数竟然达到100万!心理咨询一直是缓解和治疗抑郁的主要手段。但公众对心理咨询普遍缺乏了解,使得很多身陷抑郁的人对心理咨询望而却步。那么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就是专门介绍心理咨询知识的入门级读物,书的名字叫做《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作为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作者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和标准疗程,不但深受读者欢迎,还被很多心理咨询师推崇为学习心理咨询的必备教材。书中作者借用经典童话《柳林风声》中的人物,通过讲述蛤蟆向咨询师苍鹭求助的故事,让我们了解了关于心理咨询的三方面内容:一、你自己想改变时,改变才会发生;二、成长的本质是打破童年建立的行为模式;三、主动选择成人模式将带你走出困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向我们阐述这三方面的内容的。01你自己想改变时,改变才会发生一向滑稽有趣的蛤蟆先生忽然整个人都不对了,这让朋友们很担心。在朋友们的安排下,蛤蟆到心理咨询师苍鹭这里寻求帮助,但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并不愉快。苍鹭直接对蛤蟆提出了质问:是谁让你来向我求助的?是你自己还是你的朋友们?到底谁是我的来访者?来访者是心理咨询师对咨询对象的称呼。心理咨询师首先需要与来访者建立咨询关系,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来访者必须要有自知力,要能够察觉自己的状态,并发自内心地渴望改变这种状态。而蛤蟆是答应朋友们的要求前来向苍鹭求助的,在苍鹭看来这是一种取悦朋友们的行为,并不是蛤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所以苍鹭不同意为蛤蟆作咨询。苍鹭问起咨询费由谁来付,这也引起了蛤蟆的误解,它感觉咨询师就是盯着自己口袋里的钱。蛤蟆的想法代表了人们对心理咨询普遍的偏见。其实咨询师强调收费问题,重点是向求助者强调责任,即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求助者自己。苍鹭还说,咨询师不会向来访者直接传授什么技术和方法,而是引导和帮助来访者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心理咨询中双方是合作的关系,来访者必须参与其中并且必须付出努力,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苍鹭说它不能保证一定会有好的结果,但是它会对蛤蟆倾注全身心的关注。它提醒蛤蟆,如果它也能跟苍鹭一样努力,咨询就会有好的效果,而这一切取决于蛤蟆自己。这些说法都超出了蛤蟆原来的认知,与他坐等受教的想法相去甚远。但是蛤蟆认真地考虑了苍鹭的话之后,内心竟然产生了一点兴奋,如果真的能够靠自己摸索而摆脱痛苦,这确实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故事讲到这里,作者通过苍鹭的话告诉读者:心理咨询是一种主动地求助,只有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咨询才会产生效果。陷入抑郁的人就仿佛重重迷雾之的迷路者,咨询师会伸出手帮助你,但必须靠你自己迈开腿往前走。当你内心想改变时,改变才会发生,并且能帮你走出困境的,只有你自己。02成长的本质是打破童年建立的行为模式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开始与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话。它很快察觉,每当它陷入到悲伤、内疚、愤怒等糟糕的情绪时,它内心的感受就象小时候被父亲责骂时一样。蛤蟆有一个极其严厉苛责的父亲。在童年的记忆里,父亲一直对自己很失望,无论蛤蟆做什么事父亲都不满意,总是板着一张脸教训它。母亲虽然比父亲要温和一些,但受制于父亲也不敢对蛤蟆表现得过于亲密。童年的蛤蟆对这样严厉而缺乏温暖的父母既感到害怕又很无助。它是无法逃离父母的,于是只能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来适应父母。其实每个孩子都跟蛤蟆有同样的经历。孩子一出生,父母是整个世界最强大的人。父母对孩子拥有巨大的权力,让孩子既依赖父母又受父母控制。当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时,孩子内心会产生强烈的安全感,从而内心倾向于乐观、积极、信任。如果父母过于严厉、缺乏耐心或者无暇关注孩子时,孩子就会不知所措、失去安全感,并在内心产生焦虑和恐慌情绪。苍鹭告诉蛤蟆,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童年的眼睛在观察现在的世界。孩子通过童年建立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学习跟整个世界相处,这种模式在成年后一直发挥作用。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找到了童年与父母相处的模式:既顺从、取悦和依赖父母,同时内心深入还伴随着对父母的愤怒。但是一个孩子是不敢在强势的父母面前直接表达愤怒的,它会自动转换成别的东西,比如拖延、任性、怄气、撒泼等,大人们把这些定义为孩子的缺点,其实这都是孩子不得已的选择。蛤蟆发现,自己成年之后的在处理问题时的心态和表现出来的行为,与小时候面对父母的模式惊人地相似,苍鹭说,这叫做“儿童自我状态”。苍鹭告诉蛤蟆,没有父母会有意伤害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爱孩子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孩子,象烙印一样刻录在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模式里。伴随着自我的成长,我们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童年形成的模式对我们的控制。要完全做到这样并不容易,很多人最终都没有能够打破童年建立的模式,没有真正长成大人。故事讲到这里,作者通过苍鹭的话告诉读者,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努力减少童年模式对自己的影响,摆脱站在孩子立场的依赖、顺从或者愤怒等等。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学会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03主动选择的成人模式带你走出困境成年后的蛤蟆总是在身边人的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特别是獾。獾经常会严厉地批评蛤蟆,对蛤蟆的生活指手划脚,让蛤蟆不由自主地顺从和取悦它。苍鹭告诉蛤蟆,獾总是不由自主地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每个成年人的内心,除了有一个内在小孩,还有一个内在父母。我们童年建立的与父母相处的模式就是我们跟这个世界相处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轮番出现。有的人会模仿童年时的父母去对待别人,比如獾。但有的人却恰恰相反,他们模仿童年时的父母对待自己,比如蛤蟆。蛤蟆总是苦恼自己经常犯同样的错误。苍鹭告诉它,因为在内心深处它会主动配合、甚至与他人共谋让自己一再犯错。犯了错它就能够进入“父母自我状态”,代替童年的父母惩罚自己,对自己进行批评、指责、审判。苍鹭把这个叫做跟自己玩儿的游戏。蛤蟆终于明白,是自己习惯了按照本能行事,所以不断地处于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之中。在儿童自我状态,它感受着童年面对严厉的父母时感受到的焦虑和悲伤;在父母自我状态,它又代替父母不断地审判自己,让自己经常陷入愤怒和自责里难以自拔。这就是抑郁的根源。但越是懂得了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现实似乎越是让人绝望。蛤蟆不禁要问:有什么样的父母就象买彩票一样全靠运气,难道原生家庭的影响将支配我们一生吗?不是的,苍鹭告诉蛤蟆,还有一种状态叫做成人自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能够学习到新的东西。我们不再受童年的情绪所困,也不再被头脑中父母的声音驱使,而是基于当下的事实能自主地运用知识、技能去进行计划、分析和决策,能按照理性的思考处理问题。想要从精神的困境之中解脱,必须自我察觉处于什么状态当中,不能条件反射般地自动选择,而是自主地选择想要处于什么状态。这种自主地选择并不那么容易做到,需要不断地自我观察和深入思考,这个过程有时会很艰辛,并伴随着觉醒的痛苦。苍鹭把这个叫做真正地为自己负责。故事讲到这里,作者又通过苍鹭的话告诉读者:当自我意识到拥有了自主权、选择权时,我们才算找到了走出困境的出口。寻找出口的过程中没有人能代替你,无论是亲人和朋友甚至心理咨询师,都只能给你鼓励和支持,最后做出选择的只有你自己。蛤蟆在苍鹭耐心的帮助和引导下,经过十次面对面的咨询,终于找到了抑郁的真正根源,并开始努力尝试摆脱童年的阴影,勇敢地面对新的生活。蛤蟆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让我们对书中的启示做个总结:启示一、陷入困境的人常会不自觉地期待被解救,但实际上能够帮你走出来只有你自己。心理咨询师是陪伴者、倾听者、引导者,是合作者和伙伴,但他不能代替你迈出脚步。启示二、每个人都带着童年的影子行走,童年对每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既然父母不能选择,童年也不能自主,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成长,用成长来抚平童年的伤痛。启示三、如果你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那么你就会为自己负责,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从而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咨询师经常会跟来访者做这样一个游戏:让来访者用10秒钟的时间观察房间中有哪些黑色的东西并记住它们。然后让来访者睁开眼睛,说出房间中有哪些红色的东西。来访者观察时一心想着黑色,对红色视而不见,所以通常很难说出红色的东西。这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你心里怎么想,你眼中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心理咨询并不神秘,只不过是让你懂得每个人的局限:我们不能选择父母和家庭,更不能让童年重来一遍,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带着什么样的心去面对生活。在你寻找真正自我的路上,心理咨询师是你的摆渡人,陪伴你走上那条自主选择的成长之路、自由之路。走上这条路,前面一定有不一样的风景,有更精彩的人生,而你最应该感谢的,只有你自己。作者:滕颖责任编辑:一只梨

今回家过,该如何应对那些“有毒的亲人”?

作者:psychouser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心舍(ID:psychouse)01你期待回家过年吗?年关将至,不知你是否期待回家过年?我想大部分人应该很难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确定答案。因为我们早就发现“过年”这件事,并非像社会文化所渲染得那样充满了欢庆与喜悦,很多时候,这段看似充满喜庆的日子里面其实夹杂着许多暗潮汹涌的委屈与压抑。因此,我们可能才难以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多数人的状态大概都是既期待又苦恼。期待就不必多言,三年疫情,许多朋友都背井离乡都很久没有感受到过家的温暖了,对回家的愿望一定十分强烈。但我们今天主要想和大家聊聊回家过年给大家带来的那些难以言喻的创伤与苦恼。我想这个时期,绝大部分的创伤很多都是身边那些“有毒的亲人”带来的,在一场本该轻松而欢快的家庭聚会上,我们可能会遭遇各种审问与比较,甚至有时还夹带着各种羞辱。之前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网友说了一个搞笑又荒唐的段子:网友说她今年26岁了,过年家里来亲戚问她:“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有些朋友苦笑着说:“这样的家庭聚会何时是个头啊?小时候被问成绩,长大了被问业绩,快30了还要被问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这些问题虽小,仿佛也确实没给我们带来一些很明显的伤害。但其实细究,我们确实能够看到这些话语背后所传递的本来就不是友善,这种家庭聚会中也确实让人尴尬又头痛。因此,许多人会感觉在这种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中永远都只是一个“局外人”,是一个难以入“局”却总是要被拿来审视的“客体”。在这种家庭氛围中,他们感受不到爱,感受到的只有一次次不能翻脸,隐隐作痛的苦。但家本来应该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家庭聚会也本应该是一个活的有机体,是一个能互相分享爱、传递关心的加油站。在一个健康的家庭氛围中,你可以学会识别自己最真实的需要与感受,你也能从亲人身上感受到一致的爱。一个好的家庭绝对不是看每个成员由多优越,而是能看到有多少真实的感受被在乎。02如何识别那些有毒的家庭氛围?一个不健康的家庭往往缺乏一个明确的界限。亲人之间彼此充满了入侵性,所以才会经常出现一些无意义的比较与羞辱指责,因为很多时候这些家庭成员实际上连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们其实是在和自己的焦虑与情绪做斗争,同时也不经意间把这些“负面”的情绪投射到了比他们更“弱小”的家庭成员身上。所以,当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能识别出我们是否正处在一个不健康的家庭氛围中?识别出哪些亲人本来就是“有毒的”。我们也就能够站在一个更理性的角度来看待并应对他们向你投递过来的伤害。03我能怎么做?如果你处于一个功能紊乱的家庭中,那你首先可能要做的就是:接受他们的局限性并降低你的期望值,在这样的家庭中想要获得温暖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首先要保证的是如何降低他们对你的伤害。为了不做一个不明不白的受气包,请勇敢地为那些有毒的行为和言论设定一个礼貌但明确的界限。用严肃而平静的语气表达出你最真实的感受。用平静的语气来应对攻击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人在面对攻击的第一反应就是自我保护,为了保护自己做出愤怒的回击。但很多时候我们一愤怒就会失去理智,这反而会让我们处于一种更加被动的地位。我想你应该经历过不少的这样的时刻,自己明明受了伤害,表达了愤怒,却反被嘲笑说:“这么大的人了,还这么不懂事,没听出来我是在和你开玩笑吗?”“我只是....你至于吗?”于是在这个时候虽然是我们受到了伤害却因愤怒成了有错的人。所以,此时平静的应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关乎我们对自己的掌控权。那如何平静呢?这可能就需要你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找出属于你自己的那个“情绪触发器”。回想一下过去这些亲人给你带来的伤害,看看哪些言论或行为会触发你内心最脆弱的自尊地带,并试着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会他们的行为激怒?在你足够了解自己后,当面对这些熟悉的一次又一次的攻击时,你自然能够以一种更加平静而中立的方式来回应。平静地回应这些“有毒亲人”的伤害行为,不仅不会让我们被带入一种消极的互相攻击中,还能让我们不失体面的在这场聚会中拿回属于我们的控制权。你可能无法控制一个不太健康的家庭聚会,但你可以掌控自己的行为。这种情感自由能够让你渐渐地从这些伤害中解放出来。045条建议,保护你以下是5个小tips,希望帮助你在受邀今年的家庭聚会时照顾好自己。1.如果你决定与家人和朋友一起聚会,一起享受美食、友情和欢笑,请坐在你喜欢的人旁边,让自己处于中心位置,你不是局外人,你是一个可以享受美好的主角。2.如果你喜欢和一小群朋友在一起,或者只是想和几个待在一起,不想挤入一个大的家庭聚会中,那么就尊重你内心的需要,这不是不大方,你也不需要愧疚,这只是属于你的最舒服的聚会。3.练习对聚会邀请说一个充满爱意的“不"的能力,或者给你的这次聚会限定一个时间,这样你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也不会觉得很委屈。你可以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呆在家里看一部电影,逗逗家里的小动物,或者只是单纯地晒晒太阳,享受躺在家里单纯而安逸的时光。4.给他人设定界限的同时给自己也设定一个界限。告诉自己:“我不应该在情感上卷入家庭的不正常交往活动中,这样会消耗我,修复家庭也不是我的义务。”承认自己可能在这样的消极关系中受到了伤害,但也请看见自己是如何从这样的关系中解放出来的,相信我,你将会对自己的力量和进步感到高兴。5.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亲爱的朋友们,过年应该是一件让我们值得期待的事,在年末,我们是时候卸下一年的焦虑与疲惫好好享受一段轻松而欢乐的时光了,但也请你坚信不是只有“阖家团圆”的大聚会才叫欢乐,只要在能享受到爱的地方都叫欢乐。所以,请好好爱自己吧!因为,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爱在哪里,年就在哪里。祝你新年真的快乐!—END—作者简介:psychouser,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心舍(ID:psychouse),为专业人员提供专业、高品质的文章、课程信息;为大众提供靠谱的心理健康科普文章。官网:www.psychouse.cn。

<< < 2 3 >>

最新文章

  • 你知道怎么才能让婚姻关系像初恋般幸福吗
  • 奎屯市心理咨询师报考
  • 古筝培训师证怎么考取高级技师证书.古筝培训师证怎么考取高级技师证书呢
  • 验光师证怎么考取学历.验光师证怎么考取学历证书
  • 如何对待金融风暴所产生的心理影响
  • 心理探秘:中国妻子5个不良心理
  • 专业创业指导师证有什么用处.专业创业指导师证有什么用处和用途
  • 孩子说谎怎么办怎么化解孩子说谎的行为
  • 古筝培训师证报考条件有哪些专业可以报名的呢.古筝师资培训有用吗
  • 心理咨询师全国报考中心:行业前景大揭秘!
  • 新型全脑潜能开发师证书怎么考取的呢.新型全脑潜能开发师证书怎么考取的呢视频
  • 古代也会有恐高症的人
  • 中医产后康复师证书有用吗多少钱一年.中医产后康复师资质证
  • 心理咨询师证书初级考什么科目好考一点呢.心理咨询师证书初级考什么科目好考一点呢知乎
  • 考心理咨询师证书可以自学吗多少钱.考心理咨询师证书可以自学吗多少钱啊
  • 心理咨询师证书有几个级别和级别要求.心理咨询师证书有几个级别和级别要求是什么
  • 网页设计师证书等级怎么分的啊.网页设计师证书等级怎么分的啊图片
  • 你知道幽默感要怎么培养吗
  • 测测你最想体验的几种梦境
  • 你有哪些整人天赋 做个小测试挖掘你的整人天赋
  • 有没有高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啊考试题库.有没有高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啊考试题库及答案
  • 汽车检测与维修师证报考条件是什么呢怎么写的.汽车检测与维修证书怎么考
  • 项目管理师证书报考时间.项目管理师证书报考时间安排
  • 安肯心理咨询师证有用吗.安肯心理咨询师证有用吗知乎
  • 心理咨询师感悟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 考心理咨询师证书需要学什么知识呢.考心理咨询师证书需要学什么知识呢女生
  • 膳食营养师证考取途径有哪些要求呢怎么写报告.膳食营养师证书在哪考
  • 青黛膏的功效及作用都有那些
  • 三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ACI心理咨询师考哪些内容?
  •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