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心灵源于其完整性(自由的心灵源于其完整性吗)

一个人真正拥有的只有心灵。?身体是不自由的,因为它是被限制在实际的存在层面的。它要遭遇生死的必然命运,这是人对它的普遍认知。这种普遍的认知让人感到无可奈何。因此,身体既是心灵的载体,也是心灵的坟墓。心灵是向往无限自由的,身体与心灵构成了压抑与被压抑的关系。心灵为了自由会不断撞击身体,身体因为自身的局限性而不得不压抑着心灵的能量。人的痛苦就是从身体与心灵的相互折磨开始的,自我的一生就是这样消耗在它们玩命的撕扯中的。? ??庄子解决这个问题的思想是:“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他看到了生命的有限性是无法跟无限性进行对抗的,因此在《养生主》的开篇就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他体悟到身体是无法满足到心灵对无限的需要。心灵还要反过了保护这个有限的身体,要“缘督以为经”,以实现“保身、全生、养亲和尽年”的目标。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生命及其负责任的人。他理解到心灵的自由一定要通过心灵本身才能实现的,因此,他将心灵的修为提高到将一切“大而化之”的程度。人世间的一切问题都能通过“大而化之”,在心灵上得到解决的,而不会成为人生的困扰。他告诉大家,我们的心灵应像“鲲鹏”一样,能够超越空间的限制,还可以像“上古神树”一样,能够从超越时间的限制;像是“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一样,超越事物的限制。经过他这么一番“大而化之”的妙论,世上还有什么能够让人痛苦的事情呢?就算泰山崩于前,也能岿然不动吧?? ? ?? ?然而,庄子的想法只是为人类的精神提供一种极端的可能性,在现实层面上,有谁不是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痛苦。悲情的叔本华因此感概地说:“生命是痛苦的。”假设庄子的想法在每一颗心灵中都变成现实的话,那么炼狱般的人间就已经变成了蓬莱仙岛了。这就能实现李白狂傲的描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残酷的现实在鞭笞着我们的心灵:“汝等皆是蓬蒿人。”????我们都在追求心灵的自由。关于自由有很多的说法,历史上的每一个人都思考这个问题。关于自由在方法论上只能得出折中的办法,比如“没有自律就没有自由,自由是建立在限制的基础之上的。”这些结论都是对是为了缓解心灵与身体相互折磨而做的无奈的妥协。人类在面临冲突时善于用“打对折”的办法来将矛盾糊弄过去。但是,无论怎么糊弄身体的反应和心灵的情绪是真实的。我理解到心灵的自由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它受控于不自由的现实。然而,自由的心灵是可以现实的。自由成为心灵的一种状态,而非心灵本身。“自由”一词,我们古代的意思是“由于自己,以自己为由,自己是发生的原因。”著名哲学家萨特则说:“人是生而要受自由之苦的。自由是选择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一种不自由,因为人无法逃避选择的宿命。”萨特直接告诉大家没有自由,因为活着就要去选择,无论我们有多少选择都不得不去选。只要我们处于“不得不”的“无可奈何”的状态就是对自由的否定。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得出关于“自由”的结论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有人说:“自由其实就是一条变色龙。”它在不同情境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以把自己隐藏在环境之中。?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思索自由与自由问题,让自由变成心灵的状态,而不是让自由变成心灵本质是完全可能的。心灵的真正束缚并非来自身体的有限性,或者现实的残酷性,而是来自心灵本身的不完整。不完整的心灵就像发育不良的身体一样,这是来自本身的限制。而完整的心灵不但有能力宽容身体的限制,还能帮助身体去超越这些限制。比如,一个人在遭受病痛折磨时,完整的心灵会抚慰身体的疼痛,并且帮助身体去调动抵抗的资源。在蔡璧名的《正是时候读庄子》一书中叙述了她自己罹患癌症时的痛苦经历,她发现只要心灵感到痛苦时,表达对身体疾病的拒绝时,身体的病痛程度就会加深,出血就止不住。后来,她恍然大悟地询问自己,教了二十多年的《庄子》,为什么不把庄子的精神运用于癌症的治疗中呢?她努力地将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在心灵上接纳疾病对身体的控制,在情绪上将癌症引发的后果“大而化之”。经过一番这样的心理训练之后,她发现出血止不住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了。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积极地配合治疗,在心灵上朝着完整性的方向训练,让心灵去帮助身体超越困境,她的身体得到了康复。“死而复生”的她在心灵上也像是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心灵越完整对限制的超越能力就越强。那么,完整的心灵是什么样的呢?像庄子那样的吗?像拿破仑那样的吗?我依据不同来访者心灵成长的自发性目的以及后天轨迹之间的差距做了一些总结。完整的心灵的内容是由丰富的意象构成的,再加上意识对这些资源加以有效利用的能力就构成了心灵的完整性。?意象是储存在心灵中具有意义的图像。荣格的原型说的就是:“是人类原始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伴随着我们每一过人,其影响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被感觉到。”荣格列举出人类共同的原型意象,如阿尼玛与阿尼姆斯,阴影与人格面具等。这些原型作为意象存在于集体无意识心灵之中。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心灵是在不同的层次上。对于更深层次的原型意象,我们的意识很难直接感知到,但是通过梦这样无意识的活动就能认知到。在个体无意识心灵中,荣格说:“其内容主要是由情结构成的。”?我的理解是个体无意识的内容同样由大量的意象构成的,不过这些意象几乎都来源于生活经验的;同样的个体的意识心灵的内容也储存着大量的意象,也是来自生活,包括个人想象的。来自集体无意识的意象并不能直接整合到意识中,因为个体无意识中情结会阻断这种整合。来自个体无意识的意象是有概率被转化为意识的资源的,因为它被整合需要通过现实的刺激来启动的。如此,唯有意识心灵中的意象能直接被运用于现实中。这是人们存储在注意范围之内的心理资源,能被意识直接调动和加以利用的。根据意识作用于现实的原则,它因自身意象储备而能主动将意象转化并应用于现实。因此,完整的心灵的一个表现是意识心灵由充足的意象储备。在成长的过程中,那些积极的意象,比如父母的微笑和信任的表情会储存在意识心灵中;那些消极的意象,例如父母的愤怒表情,受虐时的情形,一般都会被意识遗忘,转而进入到个体潜意识心灵中。意识为了能够更好适应现实一定会对意象进行有利于个体发展的筛选。在意识心灵中储存的积极意象越丰富,个体对生活的主动性就越高。相反的,如果意识心灵中积极意象匮乏,来自于生活中的消极体验的意象又被遗忘于无意识心灵中,那么,个人对生活就感到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某些刺激被动地去使用那些消极意象裹挟的情感经验和冲动能量,在行为上可能表现为逃避退缩,防御阻抗等。?个人面对现实能力一定是源于现实的。人们无法直接整合无意识,尤其是集体无意识心灵的内容。无意识中的内容能够被意识觉察到需要在现实中由特定的条件来激发的。集体无意识里面意象也是由现实经验启动的。比如集体无意识中的阿尼玛会以现实对女性的经验启动并确定下来。一个孩子经验着糟糕的母亲,那么他的阿尼玛也会跟现实母亲一样糟糕,甚至会对女性意象否定。因此,意识心灵的成长意义在于它一方面积累和运用积极的意象,另一方面培养感受和整合无意识心灵意象的能力。前者让人更能专注现实,后者则让人能够超越现实。这就是心灵完整性的表现。这样的心灵即能适应现实的限制,又能突破现实的制约,它是自由的。?心灵的意象不是凭空而来,它是以现实的互动关系作为原料在精神中加工而成的。每一个意象都包含特定的情感和能量。精神对现实加工其实就是把情感和能量压缩为一个个人格化的意象。这些意象在无意识和意识心灵中成为作用于生活的资源,为个体做更有利于自身的判断,选择和行动给予内在支持。?将自由的心灵源于心灵的完整性,以及完整的心灵由丰富的积极意象和转化能力构成这两个原则运用于生活中,心灵的成长将朝着完整和自由的方向挺进。在育儿方面,父母跟孩子的互动的基本目标就是父母能作为积极的参与者回应孩子成长需求,而不是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喂给孩子。无论是孩子的陪伴者,还是教育者,都应该表现出孩子的意识心灵能吸收的积极形象。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活着的第一目标就是能在现实中活下来,接着活下去。而支撑个人成功适应现实的只有意识心灵。由此可见,教养的基本目标是养育出一颗完整的心。毕竟,我们只有扛得住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能容得下我们。为生命鞠躬尽瘁。文:老蔡心理责任编辑:殷水

一见钟情是种什么「情」?(一见钟情属于什么样的爱情?)

爱情影视剧和言情小说经常会描写恋爱双方在最初相遇一刹那点燃爱情火苗的桥段,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会有第一眼看上对方,内心小鹿乱撞,坚信遇到自己「梦中情人」的经历。我们都知道这种感受就是俗称的一见钟情,但从选择未来长期伴侣的角度来看,一瞬间的火花真的靠谱吗?它和真正的爱情又有何联系?一些相关的研究结果或许能给我们带来启发。01什么因素容易引起一见钟情?外表吸引力(包括样貌和身材)是一见钟情的重要预测因素。那些报告对他人产生一见钟情的人通常会感受到来自对方强烈的外表吸引力(Zsok, Haucke, De Wit, & Barelds, 2017)。这其实不难理解。虽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在追求对内在美的重视,但打心底高颜值好身材仍是大家在寻找伴侣时非常向往的特质(Eastwick, Luchies, Finkel, & Hunt, 2014)。更不用说在真正产生交流前,外表是一个很容易就被人们优先获取并开展评估的维度(Willis, & Todorov, 2006)。02一见钟情会互相产生吗?尽管大家都很喜欢甚至渴望双方像在爱情影视剧中那样互相一见钟情,但在统计中,一见钟情往往是以单方面形式出现的(Zsok, Haucke, De Wit, & Barelds, 2017)。也就是说,潜在伴侣双方在第一次见面时就互相看对眼的概率非常小。虽然我们有可能从身边一些实际案例中听到在第一次见面就爱上对方的浪漫桥段,但这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记忆或认知偏差。产生一见钟情的人在后续的关系发展中有可能有意无意地「影响」对方,将伴侣间的情感升温解释为相遇初始就互相看上对方的结果(Zsok, Haucke, De Wit, & Barelds, 2017)。(图片来源:mohamed_hassan / Pixabay)03一见钟情是一种爱情吗?要衡量一见钟情和我们平常所说的爱情,就需要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一个被常用于测量爱情的问卷就是基于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的爱情三角量表(Triangular love scale)。简单来说,量表会从「亲密」、「激情」、「承诺」三个维度来测量人们的爱情得分度。某一项得分越高说明在爱情关系中相应维度特征越明显,整体得分越高也意味着人们的爱情关系更加紧密。在爱情三角理论中,三个维度相互间的不同比例组合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爱情。关于这点,也有研究提出质疑,认为三个维度其实是高度相关的,不同类型间并没有太高的区分效度(Acker, & Davis, 1992; Whitley, 1993)。但无论如何,目前「亲密」、「激情」、「承诺」仍是构成爱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关研究在测量一见钟情的过程中发现(Zsok, Haucke, De Wit, & Barelds, 2017),一见钟情里「亲密」、「激情」、「承诺」三个维度的得分没有明显差异,也就是说一见钟情这种感情并不明显偏向某一特定特征。但即便如此,在整体爱情分数上,一见钟情得分仍然明显低于一般爱情。另一方面,相比起没有一见钟情的人,一见钟情的分数确实又显著更高,在一些量表的问题中呈现出较为中立的态度。这可能表示,一见钟情的人虽然没有将当下的感觉上升为爱情,但也没有排除未来发展爱情的可能性,是一种打算与一见钟情对象发展关系的心理准备。所以综上来看,一见钟情并不是一种爱情。与潜在对象的初步接触并不足以创造出构建爱情的「亲密」、「激情」、「承诺」三要素。一见钟情似乎是一种有区别于爱情的「特殊感觉」(Chung, 2013),如果想要得到爱情,人们仍然需要一些时间来发展(Sprecher, Felmlee, Metts, & Cupach, 2015)。但至少相比起没有任何感觉,我们或许可以将一见钟情看作人们迈向爱情的重要一步。(图片来源:Everton Vila?/ Unsplash)04一见钟情会对爱情产生什么影响?在挑选未来伴侣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会在对方性格上有一定的倾向性。一方面人们更愿意选择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伴侣(Barelds, & Barelds-Dijkstra, 2007),另一方面,人们也会特别注重那些有助于长期关系发展的特质,比如外向性、自主性、情绪稳定性(Barelds, 2005)。外向性描述的是人们面向外部社交世界的能量强度。外向性高的人性格外向,倾向于在社交场合获得能量,与他人在一起有助于他们感到精力充沛和兴奋。自主性是一种注重个人成就、个人独立的性格维度。自主性强的人认为自己有意愿且有能力抵制来自外界的影响或胁迫,藐视权威,并希望靠个人努力争取幸福感和独立性。情绪稳定性描述的是人们受情绪困扰的倾向性。情绪稳定性高的人会经历较少的情绪波动,比如焦虑、易怒、悲伤等情绪。然而,这种倾向性只有在,能有更多时间了解对方的发展模式中才能体现,比如在成为恋人前先交一段时间的朋友。对于从一见钟情开始发展出的恋情,在性格契合度方面则可能会需要更多的磨合。但尽管如此,也不用担心一见钟情发展出的恋情不靠谱。因为和「先交朋友」的恋情相比,一见钟情发展的爱情并没有经历明显更低的关系质量。对此一种猜想是,虽然理论上性格相似性能减少关系中的不和,但在一见钟情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恋情会经历更高的「激情」水平(Barelds, & Barelds-Dijkstra, 2007),这有可能会抵消掉其他的不利因素,比如冲突或矛盾情绪(Murray, & Holmes, 1997),并因此带来更高的婚姻满意度。不过,一见钟情的恋情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当双方性格在尽责性这一维度上产生差异时,恋情就会受到负面影响。尽责性是人们在目标导向行为中组织性、持久性、控制力、积极性的程度。尽责性高的人更加自律、有责任感。他们倾向于注意细节、提前计划,审慎思考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这有可能是因为,尽责性方面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过大,无法被高水平的激情所补偿。而且也有相关研究发现,伴侣尽责性越低,关系中的冲突和痛苦程度也会相应更高(Buss, 1991)。(图片来源:Sandy Millar?/ Unsplash)当然,一见钟情只是一段恋情的开始。从相遇、到相识、到相恋、到步入婚姻殿堂,这一路上还有许多我们需要了解学习的地方。如果你对相关领域感兴趣,可以在壹心理「鲸选」计划中看到更多类似的学习计划。比如「亲密关系不同阶段学习」、「婚前心理学习计划」、「夫妻相处练习清单」等。部分具体学习内容包括:怎么判断ta是不是对的人?亲密关系稳定后,怕爱变质?结婚前,你要知道的几件事|婚姻满意度夫妻相处:5种相处模式对婚姻有伤害……至于什么是「鲸选」计划?「鲸选」是壹心理app出品的学习产品是你全新的生活帮手、心理学学习工具2w分钟音频,2k+文稿,组合到200+主题计划中,随意更换学习是你生活中的「实用心理百科」现在就点击下方链接或图片,加入「鲸选」会员大家庭,为爱情之旅做好准备吧。http://book.ikudp15.top/platform/522/23F004873962C69EC9C17CB113EA40A0/yxl参考文献:Acker, M., & Davis, M. H. (1992). Intimacy, passion and commitment in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 test of the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9(1), 21-50.Barelds, D. P. (2005). Self and partner personality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Published for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19(6), 501-518.Barelds, D. P., & Barelds-Dijkstra, P. (2007). Love at first sight or friends first? Ties among partner personality trait similarity, relationship onset,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love.?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24(4), 479-496.Buss, D. M. (1991). Conflict in married couples: Personality predictors of anger and upset.?Journal of personality,?59(4), 663-688.Chung, N. (2013).?An Existential-phenomen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xperience of Unrequited" love-at-first-sight"?(Doctoral dissertation).Eastwick, P. W., Luchies, L. B., Finkel, E. J., & Hunt, L. L. (2014).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ideal partner preferences: 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140(3), 623.Murray, S. L., & Holmes, J. G. (1997). A leap of faith? Positive illusion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3(6), 586-604.Sprecher, S., Felmlee, D., Metts, S., & Cupach, W. (2015). Relationship initiation and development. In?APA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pp. 211-245).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Whitley Jr, B. E. (1993). Reliability and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Sternbergs Triangular Love Scale.?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10(3), 475-480.Willis, J., & Todorov, A. (2006). First impressions: Making up your mind after a 100-ms exposure to a face.?Psychological science,?17(7), 592-598.Zsok, F., Haucke, M., De Wit, C. Y., & Barelds, D. P. (2017). What kind of love is love at first sigh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Personal Relationships,?24(4), 869-885.文:车轱辘责任编辑:殷水

做到这两点,你也能收获好人缘(做到这两点,你也能收获好人缘的说说)

最近在平台上回答最多的就是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舍友晚上不睡觉,打扰我休息,我怕发生冲突了,会被孤立,好纠结。”“老公就是直男癌,根本不懂女人的心思,都怀疑他还爱我吗。”“领导总是给我加活,天天加班都快扛不住了,为了碎银几两,也不敢言语。”......?人与人相处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却给我们带来很多烦恼。我们这一生,就是在各种关系中活下来的。人是活物,没有情绪、没有冲突是不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应对,让别人不尴尬、自己又很舒服,这才是高情商的体现。?一个人的情商,决定和影响着他的人际关系。拥有好人缘、好脾气,在人际交往中真的很讨巧。?可是,好脾气是天生的吗?好脾气就是从来都不生气,不与人发生冲突,凡事都不会拒绝人吗?当然不是,每种能力都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培养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人际交往中的那些事儿。?一次部门团康建设,我们一行7人吃喝玩乐,撒了欢地热闹。不曾想,我们这个小团体,居然还成了社会的缩影。?团康前一天,同事H向组织请假,说工作还没完成,不能参加集体活动了。遭到一群人的攻击:?“咋滴,年年先进还不满意呀,除了工作,你就不能有点生活啊。”?“你不愧是劳模,上班比谁都早,下班比谁都晚,你就不想再多点快乐吗?”?一好人缘也需要边界感H的确是部门的优秀员工,凡事都能想到领导前面,特别有全局观,能够给同事做各种补位。我们一致称她为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性格温和,平日里从不会拒绝别人。?单纯从每天的工作时长就能够感受出,她除了本职工作外,必然有一些是额外的“加餐”,同事让帮忙的,领导临时加塞的。可笑的是,即使她不在场,领导首先想到这件事要安排H去做。?我是知道H的,她在家是长姐,父母对她寄予更多家庭期望,她从小就自觉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来。即使现在已经结婚好几年了,娘家有事依然还是召唤她去处理,而弟弟早已上班。?甚至每天早上母亲雷打不动地打电话向她发牢骚,埋怨弟弟半夜才回家,心疼弟弟早上不吃早点,惹得H不能安心工作,还得担心母亲的情绪和身体。?可她又不会拒绝,老妈发牢骚,她只能在旁边听,时不时地宽慰几句。母亲对她没有边界感,不分时间地点、不分情况的向H倾倒各种“垃圾”,让H也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影响,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受到了侵犯。?这是她们娘俩之间的相处模式,不是哪一个人造成的,而是在两个人长期互动中形成的。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能够改变自己,当我们做出改变时,对方为了适应我们的改变,自然要做出改变。?这种模式又被H带进了自己的人际关系中,婚姻关系、同事相处,奉献型的“老黄牛”、“老好人”,让她承受了很多不该承受的工作和负面情绪,甚至还有伴侣对她的忽视、否定和抱怨。?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姐姐做再多,父母认为都是应该的,对两个孩子区别对待,很容易造成“同胞竞争障碍”。因为有很多共同点,享有着共同的资源,孩子势必会通过积极表现,甚至其他不良行为,求得父母关注。?姐姐现在的讨好型人格,必然也是和小时候期待得到父母更多关心和肯定有关。姐姐怕拒绝、不敢与人发生冲突,其实怕的是遭到否定、不被接纳、有人会不喜欢她。这才是让她对拒绝最担心的地方。?二有得聊还要懂得共情和H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同事W,他为人处世圆滑,看似爱占小便宜,今天让这个捎份免费的早点,明天共享那个的水果茶叶,大家却能接受他的风格。?因为他都能很巧妙地“回馈”对方,哪怕是一句美言,或是一个举手之劳,或是不知何时才能兑现的口头人情。细究其中原因,你会发现W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基本能融入到各种聊天氛围。?虽是男士,他不仅知道女士的BB霜CC霜,还懂得小黑瓶小蓝瓶;身为85后,他也玩soul,还是B站的铁粉儿;作为军事迷,他更聊得来国际风云、国内著名战役。?总之,他能hou得住各式各样的聊天,素聊、喝酒聊、女人群攻聊、男女混合聊、圈内聊、圈外聊,基本摸不透他到底懂多少知识。就一感觉,有他在的聊天场景,反正不会尴尬。?W的婚姻也很令人羡慕,有个年轻貌美又任性的媳妇,还有一双可爱的儿女。结婚近10年,与他共事期间,经常见到他每年都要定好几次鲜花,结婚纪念日、老婆生日、情人节、七夕、三八节,一个都不落、妥妥地用心准备。?你问他“不觉得麻烦、费钱吗”,人家一句“只要媳妇有需求,咱啥时差过钱儿”。这情商、这御妻术果然是无敌真经呀!?因为W对媳妇有着充分的共情,“人家给咱生了俩娃,青春没了、身材没了,花点钱、受点委屈算个啥。”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是多少男人望尘莫及、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他们夫妻之间也有摩擦,甚至还有过长达一个月的分居。处理夫妻矛盾,W可称得上高手,他不会选择在媳妇气头上跟她理论的,媳妇说什么他都听着,待媳妇气消了后,再一笔一笔给算账。?分居也不是因为生气,更不是冷战,而是给双方充分的冷静思考期,待对方情绪舒缓后,再进行良性沟通。保持彼此的真空地带,也是维护各自边界的很好方法,更是为有效沟通争取有利时机的方式。?“你看,上次你因为***而生气,今天你却自己又***了,是不是言行不一、自相矛盾啊?”他的有理有据,让对方心服口服,最为重要的是,能让媳妇意识到,生气是自己胡搅蛮缠、任性不讲道理所致。?到底怎样的男人才叫“暖男”,说漂亮话、做漂亮事,远不及对媳妇的理解、包容来的重要。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上看问题,想对方所想,就不会烦心,更不会伤心。这就是同理心,它让人温和柔软,传递关系中的温度与良善,是冷漠黑洞的承托,是酷寒中的暖炉。?夫妻说到底,也是人际关系的特殊存在。无论拥有好人缘,还是幸福婚姻并不难,从原生家庭里看到自己的模式,找到形成原因,找到困扰自己的深层情绪。同时在现有的关系里保持一份觉察,学会从更多角度看问题,培养良好的共情能力,让自己通透却不执念。生命的本质就是关系,关系决定着我们的一生,在关系中成长、蜕变。搞好关系人生才会顺利。?怎样才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拥有高情商、好人缘呢?推荐你学习鲸选·学习会员的以下计划:?【关系动物园】,部分学习目录:课程:丛非从带你提升社交力练习文章:拒绝困难,是怕别人不开心;文章:不敢犯错的人生,到底有多累?文章:害怕与人有冲突怎么办?文章:从直男到暖男,你需要这一本书。一键直达:提升社交力,拥有好人缘跟着名师一起提升社交能力,玩转人际关系,拥有圆润人生。?什么是“鲸选”?壹心理app出品「鲸选」学习产品全新的生活帮手、心理学学习工具2w分钟音频,2k+文稿,组合到200+主题计划中,随意更换学习你生活中的「实用心理百科」文:放~飞责任编辑:殷水

职业生涯指导或有助于应对心理健康危机(职业生涯指导或有助于应对心理健康危机的方法)

作者:Peter Robertson 来源:微信公众号:NGO Jobs(cdb_1996)原文标题:To tackle our mental health crisis, career guidance could be surprisingly important原文链接:https://theconversation.com/to-tackle-our-mental-health-crisis-career-guidance-could-be-surprisingly-important-118194 ?作者:Peter Robertson 爱丁堡龙比亚大学(Edinburgh Napier University)翻译:袁渊?司子涵01失业与心理健康失业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越来越多的长期研究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例如这篇德国学者的研究论文就表明,人们的心理健康往往会在失业时恶化,而当他们得到一份新工作时,情况就会得到改善[1]。但是,由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被再次雇用的概率会大大降低,这就可能造成“失业-心理健康恶化-持续失业”的恶性循环。失业更深层的影响可能在于它会妨碍甚至剥夺人们的认同感、目标感、稳定的日常生活结构、与他人的社交、发挥自身技能优势的机会等等这些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物。钱就更不用说了,没有稳定的收入会成为焦虑的一个重要来源。在这一点上,年轻群体所面临的风险尤其大。当劳动力市场大幅缩减时,他们往往是受打击最严重的人群之一[2];即使在就业市场繁荣时,他们找到工作的难度也不小[3]。与此同时,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还面临着许多其他超出他们承受能力的威胁:社交媒体的阴暗面、情感和亲密关系的破裂、不稳定的人际关系等。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会滑向酒精和药物成瘾的深渊,与父母发生冲突,同时也在为独自谋生而艰难挣扎着。以英国为例,在17到19岁的年轻群体中,大约六分之一的人承受着某种心理健康问题[4]。在英国的整个年轻人群体中,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也一直在稳步上升。而在美国,18至19岁群体的自杀率在2008到2017年间上升了56%[5]。02背负伤痕生活相较于在中、老年阶段才更容易出现的疾病,比如癌症与心脏问题等,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在青少年时期或20岁出头时就会出现。在多数情况下,这些问题会反复发作,严重程度会伴随次数而成倍增长。有证据表明,相较于短暂失业的年轻人,对于那些经历较长失业空窗期的年轻人来说,长期失业的经历可能会导致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例如,他们即使找到工作也更有可能再次丢掉已有的工作,并且可能一生都从事较低收入的工作。来自瑞典和美国的研究还表明,失业所造成的健康影响可以一直持续到中年[6][7]。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它意味着劳动力损失,税收减少,以及与疾病相关的福利和医疗、护理费用的增加。上述一系列事实表明,我们应当竭尽全力降低年轻人的失业率——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降低年轻人的失业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找到任何能快速解决、一劳永逸的办法。因此,职业生涯指导也许可以成为一个更值得我们关注的领域。但是人们时常会质疑职业生涯指导的有效性,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回忆起学生时期与职业发展指导员的谈话,似乎并没有为我们未来的人生规划带来什么显著的积极影响。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忽视掉职业生涯指导的巨大潜力[8]。就像任何一种一对一指导一样,职业生涯指导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分享自身忧虑与困扰的安全空间。它帮助人们回顾和认清自身的优势,帮助他们发现未来可能的学习和工作选择,为他们注入希望,鼓励并赋能他们去采取行动。职业生涯指导可以帮助人们明确自己是谁,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达到这个目标。而这种对自身清晰的认知,可以成为他们未来应对压力与不确定性的缓冲器。有些国家的政府举措会向失业者施加压力,迫使他们接受所能获得的第一份工作,而不考虑工作的质量或与他们自身的相关性[9]。相较于这些关注即时效益的措施,职业生涯指导是基于个体发展动力的长期规划。良好的职业生涯指导可以帮助人们走上一条长期可持续的职业道路,因此,职业生涯指导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失业的发生。它不仅能让人们获得职业发展与学业深造方面的诸多机会,还让人们可以充分体会参与社会生活带来的益处。03改进的空间职业生涯指导的质量在不同国家有很大的差异,但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此前的一项研究,世界各地的国家面临着许多相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实施资源不足,从业人员能力欠缺,以及身处贫困地区的学生所得到的服务相对较差等等[10]。从整体上看,各国的职业发展指导均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我们需要认识到职业生涯指导作为一项公共健康干预措施所能发挥的作用。它能够通过教育系统接触到所有年轻人,并能很好地触及到心理健康问题最易感的群体。将职业生涯指导与教授年轻人重要的生活技能相结合,如职业规划和压力管理,也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抗压能力。近年来,有一些国际组织也在倡导和支持职业生涯指导的相关工作,比如国际教育和职业指导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and Vocational Guidance, https://iaevg.com)和国际职业发展和公共政策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Career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y, https://www.iccdpp.org)等。虽然职业生涯指导乍听上去可能让人觉得和健康的关联不大,但我们需要明白疾病有其社会经济原因,因此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也往往会需要社会经济层面的解决方法。我发现,职业生涯指导领域的专业人士正在慢慢意识到他们客户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但这一意识还没有渗透到政策制定者。政策制定者需要认识到: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适当的资源和长期持续提供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能够改善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参考:[1]?Unemployment impairs mental health: Meta-analyse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01879109000037?via%3Dihub?[2]?Young people hardest hit by uncertain employment market https://i2gether.org.uk//01/15/young-people-hardest-hit-by-uncertain-employment-market/?[3]?How Britain’s economy has wronged young people for decades.https://theconversation.com/how-britains-economy-has-wronged-young-people-for-decades-111444?[4]?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in England, 2017 [PAS].https://digital.nhs.uk/data-and-information/publications/statistical/mental-health-of-children-and-young-people-in-england/2017/2017?[5] The mental health crisis among America’s youth is real – and staggeringhttps://theconversation.com/the-mental-health-crisis-among-americas-youth-is-real-and-staggering-113239?[6] Youth unemployment and functional somatic symptoms in adulthood: results from the Northern Swedish cohorthttps://academic.oup.com/eurpub/article/25/5/796/2398947?[7]?Young Adult Unemployment and Late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Does Childhood Neighborhood Matter?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964-018-0957-8?[8] The impact of career guidance on the mental well-being of young peoplehttps://www.thecdi.net/write/BP620-Briefing-_Mental_wellbeing-_FINAL.pdf?[9] Welcome to Britain: a land where jobs may be plentiful but are more and more precarioushttps://theconversation.com/welcome-to-britain-a-land-where-jobs-may-be-plentiful-but-are-more-and-more-precarious-87423?[10] OECD Education Working Papers No. 175. Working it out: Career Guidance and Employer Engagement?https://www.oecd-ilibrary.org/education/working-it-out_51c9d18d-en?作者简介:Peter Robertson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NGO Jobs(cdb_1996),我们致力于给大家提供最新鲜的NGO招聘信息,以及对公益发展领域的深度思考。

如何修炼成为T型人才?(如何修炼成为t型人才的方法)

Vin:成长过程中,你最钦佩、尊重哪些人?Renee:我服务的董监事都是各界名流,?或跨国集团的总裁,或是曾经的政要。他们大多在改革开放中牢牢抓住了机遇,有良好长远的眼光,出色的社交能力,同时在工作中有一项专长。跟随他们能找到什么样的机遇,我没有认真思考过。但这些年中,我的确成长得非常快,非常钦佩他们在专业上的极致和个性中的低调。我很尊敬那些在专业领域有深刻见解、为了人类真理和整体进步而牺牲自我生活甚至生命的人,有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味。(例如袁隆平、钟南山的升级版)—??1??—人未到,声先至。和Renee的每次咨询,耳边都会先传来她的高跟鞋哒哒声,急促而有力。几乎每次的咨询,我们都在她午休间隙或下班途中完成,不完全统计:餐厅、公园、出租车、公司会议室。Renee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一家上市民企的董事会秘书,这家民企在所在行业细分领域排名全国第一二的位置。第一次咨询,她开门见山地说道:“Vin,我当时是阴差阳错进了董总办。然后一直做到现在,之前也一直忽略了职业规划这件事。虽然19年成功升职管理职位,但现在觉得瓶颈严重,在公司处境非常尴尬,特别无助。”“能具体说一说吗?”我问道。“从前年开始,我们团队被划分到了财务部门下面,但实际上我现在所谓的直系领导在工作职责上根本无法管理我们,但要求异常严格,经常对我的能力提出质疑,但很少就专业性内容提出建议,多问几句会显得很不耐烦。”这样的态度让Renee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现在摆在她面前最重要的一点是很想突破瓶颈,却不知道从哪里着手。这些年,Renee也反思自己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难建立抽象模型,不太擅长跨组织整合资源以达到目的,缺乏财务专业知识,现阶段的工作大多需要有成熟丰富的监管资源或者投资者资源,这一块也欠缺。“我曾经想过离职,但不过是离开现在的企业罢了,我估计也很难找到薪酬更高的职位了,这让我觉得很有压力。坦白说,另一半在创业阶段,孩子才3岁需要人照顾,如果我离职,我不知道再找什么样的工作还能够给我带来高成长性及薪资也不错的工作,因为对我们现阶段的家庭情况来说,我的稳定收入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收入低很多,我也无法接受。”“纵观目前的现状,想突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如果从其他角度考虑,例如转岗,还是有迂回道路的。但这涉及到我自身专业能力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考量。”通过前期的沟通,我发现Renee最终的困惑是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不坚定和清晰。如果暂时不离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想清楚自己在当下公司的定位及发展路径,这样才能清晰自己从哪里去突破和提升。在职场,如果我们能够有一个清晰的目的地,对于很多事情就不会那么焦虑和无措。—??2??—说到董事会秘书,很多人可能不清楚,其实这个岗位和董事长秘书、总助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个岗位属于上市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因此,这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角色,既联系上下,又协调左右,既是政务的参谋,又是领导运转中枢的“首脑”。其核心职责为协助企业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与监管体系;拟制公司重大事项辨析规则,使董事会与经营管理层实现科学分工;推进行政管理流程与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协助董事长的战略决策等。所以想要突破,就要了解这个岗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框架和业务能力?咨询中,我帮助Renee梳理这个岗位要求她的核心业务素质主要分以下几部分:1. 扎实的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基本功,不仅要学会公文写作、文档处理、会务筹备、日程安排等行政事务,还要熟悉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掌握财务、人力管理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例如在财务方面,这个岗位不一定懂得如何做账,但要懂得经营财务数据的解读。2. 超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对内要跟公司的各个部门打交道,对外要进行商务交流,是公司与个人,公司与外部的交汇点,角色重要,责任重大,需要超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才能保证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3. 解决问题和预见问题的能力想董事会成员之所想,急之所急。董事长目前最关心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最让他头痛,有哪些事想急于实现,正在筹划什么项目或行动。你在这个位置中体现什么样的价值?4. 懂得资本运作及战略设计比如企业上市如何筹备、市值管理体系如何搭建?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持续融资?如何进行公司战略设计?等等。这些能力的掌握对未来发展都非常具备差异化优势。一个人在职场的成长与发展是常常依托/嫁接在公司的成长与成功中。综合来说,这个岗位需要的是T型人才。什么是T型人才呢?T型人才是大写的“T”字,“T”字有一横和一竖:·一横是知识的宽度,代表宽泛的知识结构·一竖代表知识的深度,代表拥有某专业领域的专业技能T型人才在一个领域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他们也可以与许多其他领域的人深入交流。他们不仅是专家,而且还是知识、技能多面手。就像字母T一样,在某一个专业一端伸展得很长;在广度上也有一点延伸。这些人也被称为“复合型专家”。?当这个社会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复杂,就很难一招鲜、吃遍天,此时需要不断开拓新领域,接受新知识,所以并不是Renee的岗位才需具备,而是T型人才是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要求的大势所趋。既然T型人才是大势所趋,那么如何修炼呢?这里提供3个要点:1、拥抱新事物。拥抱不仅是行为上拥抱,更是心态上拥抱。就像Renee原来擅长自己亲手带项目,亲手交付,她觉得那是自己的舒适区,如果你让她从组织层面,考虑组织项目管理体系如何搭建,她会觉得不应该自己负责,因为以前没做过,不知道怎么去做,这些都是负面心态和消极心态,阻碍了自己向T型人才的跃迁。如果我们想修炼T型人才,一定要用积极的心态拥抱变化、接受变化,当遇到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时,要感觉很兴奋,想办法做得更好,这才是积极心态,主动意识来迎接挑战,而不是固守在本职工作上终其一生。2、多问十万个为什么?凡事多问问什么,问自己为什么?问其他人为什么,并且问一个还不够,随着问题的回答,继续追问,打破沙锅问到底。帮助Renee梳理后,发现她的优势在于这十年积累,,以至于她对于事情的准确性要求非常高,基本业务很熟练,另外熟悉各类法规,法规的理解比较深刻,学习能力比较强,能非常快速地察他人的需求。但新闻学毕业的她在财务数据这部分略显弱势,虽然这几年也在参加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目前专业阶段已经通过4门。但她非常清晰知道:“我的劣势是现在的工作可能要求我对于经营、财务、业务都有一些了解,但我对于再深入一些的事情完全不知道从何入手,也找不到切入的途径,尤其在做和业务相关的议案时,其实我的领导都是对财务、经营非常专业的人,我问不出来为什么或者问的都比较浅显。”“为什么”背后代表你的思考,如果问不出来为什么,或者问的比较浅显,一定程度说明缺乏思考,我们每个人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成长,优秀的小伙伴之所以优秀,往往因为他一直在思考,通过思考、通过提问,持续打磨自己的思想之剑,不断让自己更有内涵、更有深度,于是乎我们看到他所想、所思、所表达,总是切入要点、入木三分。3、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随着信息社会的爆发式增长,信息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只有通过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让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得到有机增长。我告诉Renee,很多人看了很多书,阅书无数,但是遇到问题时,依然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因为合上书后仅仅是知道,并没有把书的要点结合自己的思考,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就算读完了一本书,书还是作者的,不是自己的,只有融入个人知识体系之后才是自己的。“我就是这样的,领导觉得我逻辑性不强,而我实际上发现自己的确缺乏追根溯源深入思考建模的能力,原来自身欠缺的还很多,我还得慢慢修炼啊!”Renee听完后感慨。拥抱新事物,以积极的心态拥抱变化;多问十万个为什么、持续思考;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让知识成为自己的潜意识-----T型人才的修炼之道有3大要点也分享给这个时代的你。—??3??—在咨询后半部分,我重点带着Renee进行了职业定位与职业目标的梳理与分析,经过系统的咨询,未来的几条职业发展方向渐渐清晰了起来:1)发展为项目管理高手;2)发展为专业能手:董事会秘书、首席新闻官、首席技术专家、首席策略官;3)发展为重要单元一把手:事业部总经理,子公司董事长,职能负责人;4)发展为公司管理领导:甚至可以发展为分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再结合Renee的特质和她后来的岗位调研分析之后,明确的职业方向便清晰地浮出水面,她的焦灼与不安减轻了大半,对于后面该如何行动,她也列出了年度计划。咨询结束,Renee也感慨:“这些年虽然辛苦,但一直不断成长着,董事会秘书这个职位离企业最高层管理者最近,近距离了解到各位董事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方法论等等,,这个职位最幸福的是,在职场的发展中匹配了这个商业社会最高端的老师?。我想,这种历练也一定会成为我未来的财富。”专业非常重要,但有时也会产生“坐井观天”一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对某个行业的深入了解,只是一个浅层次的多面手、“万事通”,这种人在竞争激烈且快速发展的时代是没有竞争力的。祝福Renee成为她想成为的人。最后的话:Vin:你的过往经历,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Renee:不管是高中参加生物竞赛去原始森林或者冰川沙漠考察,还是大学辅修宗教学去各种道观寺庙里了解各种宗教习俗,都让我对世界的多样性有更多的了解,能够从抽离人类日常生活的视角来看待很多事情。这种视角至少让我在人生意义的追求上愿意相信更多可能。Vin:成长过程中,你最敬佩尊重哪些人?Renee:我最佩服的人是贝多芬,他强大的意志、卓越的天赋以及和命运死磕的态度都是我所欣赏和真心佩服的点。他在任何涉及的音乐类型几乎都是顶级水准,例如他只作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但却是四大提协之一;他的交响乐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他最震撼人心的作品大都是听力开始丧失之后所做,这种巨大的意志力和天赋是常人无法企及的。我之前服务的董监事都是各界名流,?或跨国集团的总裁,或是曾经的政要。他们大多在改革开放中牢牢抓住了机遇,有良好长远的眼光,出色的社交能力,同时在工作中有一项专长。跟随他们能找到什么样的机遇,我没有认真思考过。但这些年中,我的确成长得非常快,非常钦佩他们在专业上的极致和个性中的低调。我很尊敬那些在专业领域有深刻见解、为了人类真理和整体进步而牺牲自我生活甚至生命的人,或者有点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味。(例如袁隆平、钟南山的升级版)Vin:对自己的期待是怎样的?Renee:老子所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也是我对自己的期待。PS:出于对保密条款的尊重和咨询工作的特殊性,为保护当事人利益,文中客户均为化名,另有涉及到客户隐私和咨询技术不能对外公布。作者:职业规划师Vin ,22年金融、地产、互联网、科技、医药行业管理咨询经验,资深职业生涯顾问,中高管教练,获ICF国际教练及职业规划师双重认证。更多职业规划真实客户案例,请移步微信公众号:职业规划师Vin责任编辑:一只梨

<< < 2 3 > >>

最新文章

  • 你知道怎么才能让婚姻关系像初恋般幸福吗
  • 奎屯市心理咨询师报考
  • 古筝培训师证怎么考取高级技师证书.古筝培训师证怎么考取高级技师证书呢
  • 验光师证怎么考取学历.验光师证怎么考取学历证书
  • 如何对待金融风暴所产生的心理影响
  • 心理探秘:中国妻子5个不良心理
  • 专业创业指导师证有什么用处.专业创业指导师证有什么用处和用途
  • 孩子说谎怎么办怎么化解孩子说谎的行为
  • 古筝培训师证报考条件有哪些专业可以报名的呢.古筝师资培训有用吗
  • 心理咨询师全国报考中心:行业前景大揭秘!
  • 新型全脑潜能开发师证书怎么考取的呢.新型全脑潜能开发师证书怎么考取的呢视频
  • 古代也会有恐高症的人
  • 中医产后康复师证书有用吗多少钱一年.中医产后康复师资质证
  • 心理咨询师证书初级考什么科目好考一点呢.心理咨询师证书初级考什么科目好考一点呢知乎
  • 考心理咨询师证书可以自学吗多少钱.考心理咨询师证书可以自学吗多少钱啊
  • 心理咨询师证书有几个级别和级别要求.心理咨询师证书有几个级别和级别要求是什么
  • 网页设计师证书等级怎么分的啊.网页设计师证书等级怎么分的啊图片
  • 你知道幽默感要怎么培养吗
  • 测测你最想体验的几种梦境
  • 你有哪些整人天赋 做个小测试挖掘你的整人天赋
  • 有没有高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啊考试题库.有没有高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啊考试题库及答案
  • 汽车检测与维修师证报考条件是什么呢怎么写的.汽车检测与维修证书怎么考
  • 项目管理师证书报考时间.项目管理师证书报考时间安排
  • 安肯心理咨询师证有用吗.安肯心理咨询师证有用吗知乎
  • 心理咨询师感悟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 考心理咨询师证书需要学什么知识呢.考心理咨询师证书需要学什么知识呢女生
  • 膳食营养师证考取途径有哪些要求呢怎么写报告.膳食营养师证书在哪考
  • 青黛膏的功效及作用都有那些
  • 三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ACI心理咨询师考哪些内容?
  •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