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总把自己隐藏得很深的人,不知道该如何与其相处?

题主表述:这种人他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总是把自己隐藏的很深,不轻易把自己暴露出来。他在与人聊天的过程中,会围着说话人的喜好去聊,然后在聊的过程中套出自己想要的信息或聊的引导对方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而他全程都不会主动说出自己的目的。对于这种人,真的不知道说啥?是说他聪明,智商高,会隐瞒自己?还是说自己傻,发现不了他的目的?真不知道该如何与这种人相处?就是感觉与这种人相处他可以让你很舒服,也可以让你很难受,到底该如何与这种人相处?

通过文字能感受到题主的无奈和纠结。一方面很佩服这样会聊天的技能,一方面觉得自己容易被他套路和利用觉得很憋屈。既然纠结来自于对对方的失控感,那我们可以可以从两个大方面来看:

??一、站在那个人角度
前段时间听了本讲陌生人心理的书,感觉很有意思。就是把陌生人的心态彻底的摆在面前。虽然书里的内容,基本都是众所周知,但是没几个人会挑明它。
??书中有意思的观点是这个??
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看透了别人
几乎每个人都觉得别人看不透自己

??每一个言行背后的原因都不可能是简单单一的。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集合了基因、生长环境、受教育程度、过往经历…一大堆因素的集合体。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个决定,也都是一堆复杂程度叠加之后的结果。也不可能说简单的是因为一个原因导致了某个结果。

所以题主提到的发现不了他的目的,这其实是很正常的。我们最多就是根据对这个人的了解和以往的观察来做出相应的推断罢了。但是人本来就是个自变量,即使推断了,结果也不一定正确。
这就好比,你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个人一生中到底经历了什么,因为很可能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他自己也有所遗忘呢?

因此,咱们可以在承认和允许自己不了解对方的前提下,去思考一下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来了解他?
当然是前提是,你非要知道他的目的不可。
一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的人,都知道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琢磨别人身上是对自己的一种消耗。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惯性思维和选择,这里没有对错之分,就是纯粹的选择。

??题主可以想想,还有什么方式可以用来了解对方?
例如,谈话中直接问。既然对方是聊天高手,题主也觉得和对方聊天很舒服,那么直接问他的目的,相信对方也能接得住这样的问题吧。他要是直接回答了,正好也解决了题主的顾虑。他要是避重就轻了,题主可以继续追问看他能一直“会聊天”下去不。一方面可以观察他,一方面也让自己心里更有底儿些。

??二、站在自己角度
根据题主的描述“他可以让你很舒服”“也可以让你很难受”。
其实题主也可以观察一下同样这个人,同样的言语和行为,有的人会难受会舒服,有的人就能“毫发无伤”。
??是如何形成这样的差异的呢?
1、百毒不侵的人,care自己该care的。
2、言行是对方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情绪反应。
3、不把别人看得太重,也别把自己看得太轻。

??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就会让自己更加有力量更有掌控感。毕竟,我们没有权利也没有责任去左右他人的言行。你又不是他的监护人,一天天还操心着他的人品三观如何做人,你自己累不说,他也不会领情吧?有这个时间,不如多考虑一下如何提升自己,如何让自己开心,想想和哪些人相处让自己觉得很轻松很愉悦,那就多和他们在一起。让自己不舒服的人和事,要么就尽可能避开,要么就允许他们做他们自己,你就当个旁观者别陷入到操心他的怪圈就行。

??大脑和身体一样就是个工具,用的多了,有时候会自动产生惯性思维,而这个思维有时候并不明智理智。
就好像我们的习惯性动作一样,也并不一定所有动作都是必要和有用的,例如:跷二郎腿。
所以,题主也可以好好审视一下这些问题,那些是必要的,哪些是非必要的,哪些是你能掌控的,哪些不是。

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气、郁闷、纠结,都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因为我们没办法改变别人,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最多也就是通过自己来影响周围的人而已。

问题分析到这里,相信题主对很多东西有了自己的答案和体会了。
也希望我的回答能给题主一些启发和帮助。
祝福你~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