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感觉到你跟妈妈的关系给你带来了不少的烦恼。你内心里很在意妈妈,当妈妈跟你的交谈或者对你的评价显得阴阳怪气时,会让你不舒服,内心有很大的压力,甚至非常焦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
如何看待妈妈的态度
每个孩子都非常在意妈妈的态度。孩子一出生妈妈的关注、陪伴和爱就象是一面镜子,孩子从妈妈的眼中看到自己,从妈妈的爱抚和互动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种存在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
得到了足够的爱和关注,享受到有质量的陪伴呵护,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会逐渐认识自己,体会自我的成长,从而有自信放心地探索外面的世界。而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注的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孩子心理留下创伤。
而且孩子从一出生就依赖妈妈,妈妈在孩子眼里是强大的,孩子总是习惯于信任妈妈、按照妈妈的想法来调整自己,去努力做到让妈妈满意争取妈妈的爱和肯定。
看你的叙述,你的妈妈对人对事有些挑剔,习惯于用负面情绪表达,有些想法让人难以揣测。比如你的体重并没有超标,她会在你吃东西的时候讽刺你,你跟她讲学校发生的事情,她的回应听上去也是充满了冷嘲热讽。
妈妈给你的感觉总是对你挑毛病并且阴阳怪气,看上去妈妈对你是很关注的,但是她的表达缺乏接纳和肯定。阴阳怪气的态度让孩子不知所措,搞不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错在哪里,只是本能地感觉到自己不好,长此以往就会让孩子非常没有自信。
学习自我分化摆脱焦虑
你已经因为跟妈妈的关系非常焦虑了,但是跟妈妈沟通的时候妈妈似乎不予理睬,看上去妈妈对你的感受一无所知并且毫不在意,这一定会让你非常失望非常无助。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根据孩子成长的需要给予的爱,这种以孩子的需要为中心的真爱会让孩子成为自爱、爱别人、有鲜明的自我意识、有健康的自主人格和高度创造力的人。
而能够给予这种爱的父母,一定是自己具备了这种独立的人格和完善的自我,有对父母的角色有充分理解,也能够清晰地明确家庭责任。
但是很遗憾,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能够给予孩子这种爱,我们必须承认:每一位父母都有他自己的局限。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可能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爱和关注,他们的身上很可能也带着成长的伤痕。
每个孩子无法选择自己拥有什么样的父母,这是挺无奈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我成长去治愈父母带来的伤痛,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够把快乐和幸福的指挥棒拿在自己手里的人。这种自我成长就是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是一种思考和反思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在面对别人的情绪和行为的时候有自己的判断,能够平衡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自己的情感和行为都是理智的,不被他人影响和左右。
自我分化是每上人成长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习自我分化教会我们不要特别在意他人的想法,不要受他人想法干扰,同时不给予任何人太大的权力干扰我们的感受。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父母。
当别人夸奖我们的时候我感谢他,同时我们也知道自己的局限,当别人贬低我的时候,我们可能有一些难过,但同时我知道我有自己的价值,有自己的优点。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信念,就不太容易被别人控制,成为一个有能力为自己的情绪买单的人。
让青春期多姿多彩
你现在刚刚15岁,你的未来有无限可能,这就是你最大的财富。你能够在这里把妈妈带给你的困扰讲出来,说明你对自己有足够的自我察觉能力,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这种能力会在未来帮助你过得越来越好。
前面聊了很多都是道理,真的走出困境还需要你自己来付诸行动。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尝试:
第一,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刻意解读妈妈的行为和态度。比如你跟妈妈沟通你的感受,妈妈虽然表面上没有理睬,也可能是她掩饰尴尬的一种表现啊?不管怎样你把想说的话说出来就OK了,不去琢磨她的表情背后是什么意思。
第二,摆脱对妈妈情绪的关注,给自己跟妈妈的情绪建立边界。妈妈的表达是她内在情绪的反映,而这种情绪很可能跟你没什么关系,是其它他和其它事引起的。你越是关注她的情绪,她越是习惯于依赖你来释放情绪,长期下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把你困在其中。如果你不受她情绪的影响,她也会学会控制在你面前管理好情绪。所以建立边界不仅帮到你自己,对妈妈也是一种帮助。
第三,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让生活丰富多彩。你可以多在学校交一些朋友,跟朋友们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可以自己闲暇时间读读书、看看电影,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把感受多集中在自己的事情上,对自己的事情有驾驭感,能够逐步建立自信,内心变得强大,受他人干扰就会减少。
我是壹心理倾听师滕颖,希望这些能够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