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
19岁就已经知道心疼家人,真的很懂事,抱抱你~
你是他们的孩子,这是一种身份,他们是你的父母,这也是一种身份,不同的身份代表了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当他人给予我们帮助时,我们会感激对方,也会想着为对方做点什么来表达这种感激,这是很自然的一种情感,而当我们给予他人帮助时,却未必想着对方会如何回报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良知和善意,对吗?
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付出有义务,有责任,更多的是出于本能的爱。
而这份爱越是无私就越显沉重,如何接受和理解这份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课题。
用一种感恩的态度来接受,并把它化作自己努力奋斗的动力是很好的,愧疚则大可不必,因为我相信这也违背了他们的意愿。
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是辛苦的,也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是要求回报的,尤其在亲子关系中,所以人们才会把孩子形容成父母“甜蜜的负担”。
“他们还要供我上大学,我感觉自己真的很不想让他们在为我花钱了。”
姑娘,千万别有这种负罪感,这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也别把钱看的太重,一根雪糕100块钱,大家会觉得贵,一个房子10万块钱,大家会觉得便宜,这是因为不同事物在人们心理的价值排序是不同的。上大学对你人生的改变远远不是那点学费能够比拟的,千万别因为心疼学费就放弃,不然会后悔的,也会让他们失望的。
如果真的心疼父母,就把它化为自己努力的动力,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幸福精彩的人生,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这才是他们更希望看到的。
我是心理咨询师小東,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