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你这段文字,心里好疼。面对失去孩子这样的事,对你来说该有多么难呀。
你能将这件事说出来,还能为了更好的照顾女儿来提问,我好心疼你,也很敬佩你。
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突然变得有些小心翼翼了,生怕写得不好伤害你。这突然让我觉察到,你的两个女儿会不会也感受到你的小心谨慎和可能有些过度的保护呢?
我从与来访者的工作中判断,或许有这种可能。
基于此,我分享一些我的想法,供你参考
***你想好好保护女儿,我觉得没有错,哪个父母不想让孩子平平安安呢。
面对孩子,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她们的弱小,不自禁的就想要去呵护。这也正是你在做的事。
同样,我也觉得,孩子也是需要规矩的,毕竟,他总有一天要长大走向社会,我想,你不希望她们变成妈宝女,而是希望她们独立、自主、幸福,是吗?那么原则性的规矩则是必要的。
我有和犯罪青少年工作的经验,他们中有一部分是在没有约束中长大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恰当的。当我郑重的告诉他们行为的性质时,许多孩子会反馈我“王老师,从没有人对我说过这些话。如果有,我一定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再从两个女儿的角度看一看,我想,她们或许能感受到你的小心翼翼(不论年龄大小,孩子的直觉比我们认为的要更敏锐)。
你这样对待她们,一方面她们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另一方面,会不会也带给她们一些困惑呢?
例如,当别的孩子做了同样的事情被批评时,你却不会批评她们,或许她们会有些困惑,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和别人的爸妈不一样呢?我想,这个时候你需要给她们一些能听得懂的解释(因为不知您女儿的年龄)。
再比如,她们如果认为她们做什么都不会被你约束,会不会也冒出大胆尝试更冒险的事情的想法,以此来试探你的底线?
总之,我觉得养孩子正常对待就好,让孩子也在正常的环境中成长就很好。咱也是普通父母,也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您说呢。
***最后想说,也要为自己着想呀。失去儿子的伤痛需要修复,以免给你和家庭带来更多负性影响。
失去儿子绝对是一件大事,我想这里的伤痛恐怕别人不能完全体会。你作为当事人,除了自己慢慢的修复,如果觉得撑不下去了,找专业人士来谈谈是有必要的。我也许不能如你一样的体验那种痛,但我想我会给你需要的安抚与陪伴。
说了这么多,不知是否对你有帮助。如果需要,我们再多聊。我是心理咨询师王学静,祝福你和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