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7岁孩子总以拍打、冲撞方式吸引小朋友注意,怎么引导

题主,你好。


从文字中,感受到最近你很烦恼,孩子上一年级了,在学校里跟小朋友的交往出现一些状况。你也努力告诉孩子应该怎么跟小朋友交友,但是效果甚微。孩子依旧还是不会交往,出现一些破坏行为(比如打、推搡、在别人本子上乱画,这些行为我们一般称之为破坏和攻击行为。),总是被告状。你很担心孩子的交友,想知道怎么帮助孩子学会交友,让孩子在交友中获得愉悦感,和小朋友玩的好一些。


一、孩子说小朋友不跟他玩,就去冲撞或拍打别的小朋友。

关于冲撞和拍打,你还需要确认一下,这些冲撞和拍打的力度是多大。或者是问问孩子,让孩子模拟一下,你感受一下,这个力度有多大。让孩子真实的感受这个力度会让人不舒服。


孩子说别的小朋友不跟他玩,就去冲撞和拍打别的小朋友。咱家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这样我猜想孩子想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也许不会表达自己,不会邀请小朋友,但是他又想和小朋友玩,心理或会着急和生气,又不知道怎么说这些情绪,这样情绪涌动起来后,被这个瞬间的情绪所支配和控制,不自觉的做出一些推搡行为。

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可以先帮助孩子解读他的内心想法和情绪,让孩子逐渐熟悉这些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逐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比如,可以这样和孩子对话,你可以尝试一下。孩子,别的小朋友不主动和你玩,你是不是很生气,你也想和他们玩,这样,你主动去找一个小朋友玩,好不好?你主动邀请小朋友,他们就会知道你的意思了。等等

孩子的个性既有先天遗传的成分,但是后天的养育更重要。

平时你可以观察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看看孩子一贯的行为特点是什么,你可以反馈给我或是私信我,这样我可以更全面的看到孩子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

后天的养育,父母要帮助孩子界定情绪情感,替代孩子去表达,因为有的孩子确实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父母要教一下。

情绪情感的界定和表达,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你感受生气,不好意思,伤心。。。。。,因为。。。。。。,所以,你。。。。。我们帮助孩子说出来他的情绪感受,这样孩子就逐渐地知道了如何表达自己了,情绪情感得到表达,张力就会下降,心理会平静很多,这样表达自己更容易了,邀请小朋友的话也容易说出口了。即使有时小朋友不和孩子玩,孩子也能耐受,不会用行为去表达了。

二、孩子也很疑惑,为什么交不到朋友。

这个现象你可以观察一下,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一贯的行为特点是什么。比如:每次都要别人主动邀请他玩、玩耍的时候不说话、用行为动作和人交往等等。

这样根据孩子的特点,去分析孩子的内心想法,然后我们把孩子的这些想法帮助他去意识到,表达出来。这样孩子知道自己的目标了,稍微加上语言,就能知道怎么说了。

反过来也可以看看父母的养育方式是什么模式,平时会听孩子说吗?还是父母说的多,没有留给孩子思考和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孩子还小,需要一个思考和沉默的时间,和孩子说话要有耐心。

孩子平时不善于表达,父母会评论孩子的这个现象吗?要是评论不好了,孩子会感到自己不好,一旦小朋友不主动邀请自己,就容易把这个认知为自己不好,别人嫌弃自己才不和自己玩的。

平时在家里要看见孩子的能力和表现,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喜欢,会愿意说更多的话,来表达自己。

三、和孩子对话要有耐心。

有时候,我们跟孩子说了一遍后,孩子可能不会立刻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因为他可能没有根本的理解,或者是没听懂,或者是听懂了,但是做不出来。

因此,要有耐心等待孩子改变,他们还小。


四、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也要看看,平时父母在家里是如何表达自己的。

孩子小,他们会模仿父母。有时孩子看动画片,也会模仿一些行为。


五、孩子的问题都是暂时的,只要父母及时关注,帮助孩子,一般问题都不会持续很久。正是在父母帮助孩子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孩子心智才会逐渐的的成熟起来,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区别,也能感知到好友的亲密。


六、有人告状后,父母如何处理对孩子影响也不一样。

最好不要说有人告状了,好像别人告状了,孩子就是不对的。迂回一下,不要直接跟孩子说,有人告状了,你做的不对了,之类的。

我个人认为,可以这样说: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啊,看孩子是否主动说。不高兴的话就同理孩子的不高兴,看着你不高兴,过得不开心,说说在学校的事情。孩子要是不说,不一定主动说出有人告状了,这会让孩子感觉不好。等孩子能够慢慢说出学校的事情,在去指导。

关注孩子当下的情绪和感受,先理解孩子,孩子被理解了,就会有信心去尝试改变了。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