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摸摸头~不着急~
新学期换了一个新的数学老师,因为各方面要求都非常严厉,一时间难以跟上老师的要求与节奏,产生了很大的挫败与焦虑感,每每遇到大题也从之间的暂时能够保持心态平和应对的难题,现在也因为内心压力的增多,无法再保持心态,反而增多了恐慌心理,答题能力不增反降。
其实,这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老师虽然是同一位老师,但是不代表学生都是“同样”的学生: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接受能力,都是因人而异,所以教学方法中才会提倡“因材施教”,这更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当下问题,发现缺点,但不会忽略自己的长处,能够以客观心态评估自己,遇到问题,也会勇敢的迎难而上、不耻下问。
所以,如果说你现在正在经历的刚好是一个紧张的关系,不要着急,对氛围感敏感的情绪也是非常正常的一种情绪,也不要下意识的自我抨击,因为在老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成绩与学生的目标同样是提高成绩的共同目标之下,只要双方能够更好的做到沟通与调整工作,学习的目标可以更好的完成~
首先,沟通反馈,寻求帮助。题主针对目前情况,可以反馈内心的困惑与遇到的问题,也许在印象中老师是严厉的,题主很难放下畏惧心理,但是任何一位老师都喜欢积极求知的学生,因为她们内心里是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出好成绩,面对来寻求帮助的学生,态度虚心求教,老师都会乐意积极主动帮助。
例如:“老师,目前我的成绩近来有直线下降,因为遇到很多大题,会出现无从下手情况,所以更加焦虑,您能告诉我该怎样提高学习方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吗?”
放下内心的忧虑,真实的坦露想法,会感觉到交流带来的轻松缓和感,从而减轻内心压力~。
其次,做真实的自己,减少内耗。
随着新学习的内容以及难度的增加,学生面对课业和考试时,都会遇到新学习内容的压力,如果题主一直以来都是遇到压力倾向于自我忍耐和自行消化的情况,希望凡事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事情的完满好结果,那么无疑面对更大的挑战和困难时期,会容易引发焦虑,增加自我内耗。
要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以融入更加轻松放松的氛围,在真实的表达自己焦虑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积极寻求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询问其他同学的解决方法,内心压力也可以与父母商讨,父母会成为内心最大的鼓励与力量来源,在逐步提升自我的解题能力的过程中,自己的自信心就会提升上来,对老师的排斥感就会减弱哦。
慢慢来~
祝好~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