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好!
仔细看了题主的问题描述,感觉到你的那份责任、爱心和担心。
我试着帮你分析和建议如下:
[应激不可避免]
正如题主介绍的“姥姥姥爷因病去世”“舅妈闹离婚”等家庭生活情况。
这种生活事件或变化引起的生活应激,在一个人一生中或早或迟、或多或少都要遇到。
但生活应激对个人的影响却有高低,因为这其中存在着人格特征、对事件的态度和认识评价、应付方式以及社会支持的不同。
[应激不良反应]
正如题主描述“我很担心和同情我妈”“情绪一直很低落”“连带着我也很焦虑”的内外觉察一样。
无论你的母亲还是你自己,生活应激会让人产生紧张、低落、焦虑的情绪体验。
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会使人精疲力竭、不愿沟通、关系紧张、精神痛苦等。
[调整认知评价]
每一个人对同样生活事件的不同认识、理解、评价,会引起不同的心理生理变化。
如题主提到的“好不容易养老的事情告一段落”“现在我舅舅的事又让她操劳”,你的认知评价是不能替代你母亲的认知评价。
建议题主和母亲好好谈谈,相互倾诉,找准她的真实评价和认知,调整你的认知评价。
同时也交流你的想法和担心。这对你的负面情绪调节是有帮助的。
[勇敢面对现实]
对有些事可以认识却无法改变,建议题主就要客观面对现实。
如题主描述的“我舅舅一直游手好闲,很幼稚的一个人”“离了婚之后大概率要靠我妈帮助”的情况。
如果事实符合你的判断,而自己力量也无法改变现状。
就要和母亲一起敢于面对,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寻找社会支持]
一个人受到压力和应激影响时,如果家庭、朋友、同学、同事、社会能积极帮助,给予精神与物质、专业和热心上的支持,就能很快摆脱困境。
所以建议题主象在平台寻求帮助一样,以积极的态度和应付方式,充分调动一切社会支持,减少生活应激的不良影响。
以上希望对你有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