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好:
我是想要帮助你,并且渴望得到你反馈的letmefly。
看到了楼主的问题描述,嗯,显然楼主在父母亲这边,从小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回应,让楼主感觉没有边界,被忽视。嗯,这种感受一定不好受,这么多年了,楼主还没有走出来,想要在这里,为楼主送上一个温暖的抱抱。
看到楼主的问题描述,似乎母亲也不是不爱楼主,只是爱的方式似乎有点问题,让楼主比较反感的,就是边界感的问题。如楼主所说的一和二,母亲没有问自己的需要是什么,而是她想做就做了。根据《动机心理学》中的描述,人类有三种核心的动机,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自主,而边界感的问题,其实就自主性的问题。
自主性和边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自主性是指个体能够自我管理、自我决策和主动控制自己的生活,而边界是个体与他人之间分界线的明确划分。
具有健康边界的人会意识到自己有权利来保护自己,并且会说“不”以表明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相反,缺乏边界的人倾向于让其他人侵犯他们的个人领域,从而剥夺了他们的自主性。因此,建立健康的边界可以增强自主性,使人们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生活。
此外,边界还可以促进人际互动方面的健康和平和。有明确的边界可以帮助个体和他人之间建立及时沟通的渠道,避免误解和冲突的发生。当人们学会了如何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建立健康的边界,他们也能更容易地实现个人目标,从而提高自主性和生活质量。
总之,自主性和健康的边界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边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生活,增强个体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还可以促进人际互动方面的和平与健康。
楼主所说的第三个问题,其实是沟通的问题,似乎楼主与母亲之间的沟通一种存在着问题,就是母亲一直在逃避,不过,楼主所举的护手霜的例子,其实也说明,母亲可能是在意你的,只是不知道要如何表达,她当时没有回应你,可是显然你说的话,她其实也记在心里了,只是过了几天,而这让楼主有一点不舒服。
看的出来,楼主对于母亲,不但有埋怨,甚至都有愤怒了,按照系统论的说法,别人怎么对我们,其实是我们允许的。一种沟通模式的形成是双方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这个模型可能在你小时候,你是为了保护自己,因为你没有力量,但是现在你长大了,其实是可以与母亲重新换一种沟通方式。在这里的话,我其实是比较推荐《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
在这本书中提出了沟通的四个步聚,1.描述事实而不是评价。如楼主与母亲的沟通中,如护手霜的事情,楼主可以说,妈妈,这个护手霜我2天前说过是比较好有的,你当时没有回应我。而不是你现在才拿来。2.自己的感受是什么“你没有回应我的时候,我感受到被忽视,冷落”。而不是你根本就不懂我,第三步是感受后面楼主的需要“我想要自己的声音被你听见,我想要我的需要被你看见。而不是,你只是做你喜欢的,从来不考虑我。第四步是请求:我可不可以请求你以后及时地回应我。而不是你就是一个怎么的人,只会管你自己。
嗯,当然改变有些时候是困难的,就如同楼主所说的,想要改变一个人更是有点不太可能,所以对于楼主的建议如下:
1.接纳现状,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2.在接纳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新的模式。如非暴力沟通中应用的方法。
3.明确一点,在心理学中我们常说谁痛苦,谁改变。
4.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不改变,而是换一种框架来解释现状。如母亲只是没有学习好的沟通方式,其实也不是不爱你。
5.寻求支持:专业一点找一位心理咨询师,或者与老公沟通,获得老公的支持与陪伴。
希望可以帮到你,每一份付出都渴望被看到,渴望可以得到楼主及有缘人的反馈,关注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