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我是答主曲慧东,一个喜欢用意象说话的心理咨询师。
看完题主的描述,我好像看见了一个把自己包裹在透明罩子里的小女孩。
在这段描述中,我看到了你在工作之后的状态,我会有些好奇,工作之前的你是什么样呢?虽然那也是个内向的女孩,但她是如何与同学们交往的呢?她有没有好朋友?她是如何与陌生的同学相识、相知、相交成为朋友的呢?
人是在群体中生存的动物,离开关系是无法生存的,不过你可以控制关系的距离,是可近可远的,就比如,现在即使一个人一个月不用出门,只要有手机,手机里有钱,活着是没问题的,外卖小哥就可以在“召唤”下照顾好我们的生活。我们不用讨价还价、不用勾心斗角、不同猜忌遐想……
现在你在单位这个群体里,不像做学生那样可以拥有相对单纯的关系,面对复杂的情景,你选择用“玻璃罩”把自己保护起来了,这层玻璃罩的确可以保护你,但也隔离了你,同事们其实也是可以感受到在他们和你之间隔着什么的。
就像你说看到同事们分享食物时,漏掉了你,也许并不是他们真的想这么做,可能他们只是找不到该如何与你交往,不能直接打破玻璃吧,怕伤到你,也怕伤到他们自己。
再说你和男友之间的交流,你处于被动的状态,采用回避的方式,好像怕他的热情融化了你。当你流连于电视剧或综艺里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是安全感吗?看起来这倾向于回避型依恋的人,确实比较难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但只要你愿意去调整,依恋关系是可以改善和重构的。
那么回避型依恋的人会有哪些特点呢:缺乏安全感、缺爱、距离感(包括心理距离)、无法建立亲密关系、自卑自负、极度好面子、习得性无助、独立及抗拒社交,情绪变化快、内心矛盾、喜欢冷暴力、挑剔自己的另一半、害怕冲突、不喜欢提要求、具有优秀特质、敏感细腻、等表现为回避型人格常见特点,但因为个人气质类型及回避程度不同,所以表现有所不同,以上特质为回避型人格常见特点,并不是每个回避型人格的人都具有以上特点。
你问该如何去调节?因为不了解你的成长经历,我觉得如果仅仅是给一些建议,可能对你用处并不会很大,因为道理谁都懂,不过那种张不开嘴、要说的话就卡在喉咙里的感觉不是用道理能疏通的。努力修正自己的认知,建立自信,获得内心的安宁,能够感受爱与被爱,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去调整自我的认知呢?可以多看一些书,通过书籍客观的描述来发现这个世界及自己本来的样子,慢慢调整自己过去不正确的认知;可以从安全稳定的另一半那里可以获得,从你的描述里,能感觉男朋友的内心倾向于稳定且包容的,试着跟他说出自己的感受,会慢慢引导你的不安全人格重新认识自己;还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我们会通过专业手段帮助你走出来,如果可以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这其实是一条最安全、稳定的成长之路。
以上分析和建议,希望可以帮到你一些,如果有需要也欢迎预约心理咨询,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