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喜猫来源:微信公众号:心榜(ID:psytop)你好,我是心理界乖巧的喜猫。我相信,很多心榜的读者小伙伴,尤其是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朋友,应该都看过下面这个视频:简单来说,视频博主是一个中文名叫做曹操的美国人,因为分享了自己做心理咨询的经历,结果刷屏了大半个心理圈。喜猫身边的许多咨询师朋友也都分享了这个视频。为什么这个视频能够有这么大的热度呢?咨询师们为何愿意纷纷转发?是什么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在喜猫看来,这个视频能够引起广泛的传播,是因为它正好说出了所有咨询师都想向来访者澄清的三个问题:第一,大众对心理咨询存在的偏见,第二,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谁,第三,心理咨询是怎么起作用的。下面喜猫就借着这个视频的内容,再来谈谈这三个问题。01大众对心理咨询的偏见就像曹操在视频里说的,在做咨询之前,他一直觉得去做心理咨询的都是“疯子”。这也是很多人对做咨询这件事的理解:一个人一定是疯了,或者说精神出了问题,才会想到找心理咨询师。而心理强大的人,是不会出现这些精神问题的,所以是不需要做咨询的。在《脱口秀大会》上,脱口秀演员程璐就调侃过这种心态:一个人去做心理治疗的时候,如果被朋友撞见,宁愿假装自己是去看不孕不育。可也是在同一个段子里,程璐用断腿的来做比喻,说有心理困扰的人想自学自愈,就像断腿的人想靠着看医书痊愈一样不靠谱。这里隐含的台词是说,一个人心理有困扰,跟肢体的残缺类似,是心理出现了残缺,是心灵“断腿”了。于是,顺理成章的,去做咨询的人,在别人眼中就可能成为“脆弱敏感的神经病”,是心理有残缺,是心灵断腿了。这也导致了许多明明有意愿寻求心理帮助的人,会因为这种“病耻感”,而远离咨询室。而当曹操的朋友听到他去做咨询了之后,第一反应也是“笑他”:你有钱有名有民宿,老婆孩子热炕头一样不缺,怎么看也不像是个“神经病”,也不像心灵“断腿”的心理残疾人,干嘛要去做咨询呢?说白了,在大众眼里,心理咨询室是开给病人的,普通人或者说正常人不应该进去。可问题在于,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病人么?02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谁一个基本的常识是,咨询室不是医务室,甚至绝大多数心理咨询室都不是开在医院里的。如果真像大众误以为的那样,进咨询室是为了看病,而这间“病房”居然开在医院外面,甚至跟医院都没关系,那岂不是太过荒唐了么?与其说心理咨询室是病房,不如说心理咨询室是“心灵的健身房”。选择去健身的人们,不一定都是因为生病,有人是想健身来恢复体能、有人则想加强部位雕塑、调整体态,还有些人是单纯想通过运动来提升生活质量、散发自信。来咨询室的人也是一样的,他们有的是想做一个心灵的康复训练来“恢复体能”、“调整体态”,就像曹操在视频里说的,他心里面还有一些障碍,需要去突破一下。这样的行为,就如同一个普通人去健身房通过锻炼,矫正自己的圆肩驼背含胸等等问题一样。另一种来咨询室的人,他们单纯就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就像很多人去健身房就是想靠运动让自己变得更好。心灵与身体,都可以通过锻炼变得更为强韧、有力和健康,通过变得更有强韧有力与健康,人们也能去迎接更大的挑战,实现更多的可能。所以在美国有一个说法,成功人士一般离不开两类人的扶持,这两类人是帮助他们“走向成功的翅膀”:一类是法律顾问,另一类就是心理咨询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不是病人,更不是“脆弱敏感的神经病”或心灵“断腿”的心理残疾人,而是那些想要突破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让生活变得更好的普通人。那么,咨询师是怎么帮助到这些人的呢?03心理咨询是怎么起作用的在视频里,曹操说自己的咨询师打过一个比方:你的房子里有一些东西是你不喜欢的,于是你把它们都放到后院的小木屋里,企图忽视它。但是那些东西不会就此消失,那个小木屋会一直矗立在那里,每次你走到后院,甚至你走到客厅,都会因为能看到那间小木屋而感到心烦意乱,于是你慢慢地也开始躲开后院和客厅——当然你也享受不到后院和客厅带给你的快乐。而心理咨询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他能带着你一起去重新打开那间小木屋,去面对和解决那些你不喜欢的东西,让你可以重新夺回客厅与后院。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东西”,那些我们不愿意面对的“东西”,其实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留下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心理问题,或者说心理创伤。而出于逃避痛苦的本能,我们总是把这些问题打包起来放到看不见的地方,或者把那些创口胡乱地包裹起来,企图忽视它们。但问题与创伤,从来不会因为你不去面对而自动消失。如果以健身房为比喻的话,咨询师更像是心灵的私教,健身的私教会指出你身体上的不足与失调,会告诉你你曾经的哪些生活方式是不对的是需要调整和改变的,而心灵的私教也会带你去面对心灵上的不足与失调,去告诉应该如何做出调整和改变,这样你才能变得更好、更健康,才能夺回你心灵的“客厅”与“后院”。所以有人说,心理咨询是一件逆天而行的事,因为人类面对痛苦的本能是逃避,面对自身的问题总是拒绝直视,而面对改变又总是本能地抗拒。就像曾奇峰说过的,来访者来找咨询师帮助自己做出改变,但又本能地抗拒做出改变。而咨询师要做的,恰恰是打破来访者的防御与抗拒,应用不同的方法使求助者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帮助那些深陷生活旋涡、背负沉重心理压力的求助者打开心路,帮助他们学会更加正确地对待自己,重新拥有健康的心态和人格,重新感受到被爱、被关注、被肯定的积极情感。这时候,人们才会惊喜地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样美好,原来每个人都有获取幸福的能力,只要我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就能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生活。我是喜猫,关注我,第一时间掌握心理行业动态资讯。作者简介:喜猫,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心榜(ID:psytop),200 万心理工作者的从业指南。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