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sychouser来源:微信公众号:北京心舍(ID:psychouse)你在生活中会常常觉得很多事不如意吗?会觉得自己被人恶意针对、找麻烦吗?你身边有没有那种常跟你抱怨各种大小事的朋友、同事呢?如果你有上述的这些状况,那么你可能是落入了「受害者情结」。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自己定位成受害者,或是琼瑶剧女主,总觉得自己很可怜、处处被针对、都是他人的问题,其实这些抱怨背后隐藏的是无助、焦虑的情绪。01你有受害者情结吗?我们多多少少都会用抱怨与自怜的方式,来维持自尊与自我价值,这是一种避免自我失衡的心理防御机制。但当心理防御机制失效时,我们则会陷入所谓的『受害者情结』。心理咨询师苏予昕指出,有受害者情结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过得很惨、处处被针对,觉得自己很委屈,或是自己的内心戏特别多,容易用一种比较偏颇、扭曲的角度看待事情,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就觉得对方讨厌自己,把事情无限延伸、过度放大,将自己落入受害者的心态中。02为什么会有受害者情结?有受害者情结的人特别容易责怪别人,同时,他的内心也很不喜欢自己,经常出现自责的想法。其实会出现这样的心态,并不是我们的错,可能跟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例如成长过程中经常被否定,或是成长环境非常不安全,又或者是经常被父母忽略。因为成长过程中很焦虑的小孩,长大后可能会过度解读外界信息,不断猜测外界的想法,所以这真的不是我们的错,但我们已经长大了,可以试着改变自己这样的感受。03做自己感受的主人1.深呼吸,放松自己一边深呼吸,一边观察自己当下身体的感觉是紧绷的还是放松的,问问自己,『常常觉得委屈,是为什么?发生了什么?』,把那些令自己感到委屈的事情都写下来,让这些心情转移到文字上,不要留在脑海中,避免大脑无限放大、延伸这些糟糕的情绪,让情绪和感受自然流动,不要压抑自己。2.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自己写下的内容这个第三者的角色可以是最好的朋友、亲近的长辈、心理咨询师,或是虚构一个能够让你感到安心、支持你,不会马上批评、否定你的角色。3.思考烦恼的起因想象这个角色看了你写的内容后,他会怎么看待这些事情,并且可以猜猜看这些事情的“加害者”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你甚至可以和这个第三者讨论事情发展的各种假设性起因,以及不同的起因会让你产生什么样的感受。这时候,你会发现有多种可能的起因,并不是只有自己原本以为的原因,导致了整件事情。认真分析后,你能够看清这些烦恼的真相,不再被他人左右自己的情绪、想法,真正做回自己感受的主人。—END—作者简介:psychouser,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心舍(ID:psychouse),为专业人员提供专业、高品质的文章、课程信息;为大众提供靠谱的心理健康科普文章。官网:www.psychouse.cn。
原作者名:
psychouser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北京心舍(ID:psychouse)
原文标题
你有受害者情结吗?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