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差少女S来源:心理0时差(ID:PsyTime)原文标题:刚分手就 “无缝衔接” 的人,一定是渣吗?| 研究发现:爱得太深,空窗期反而越短今天的大叔问答,由少女代答。?因为这个故事来自少女的一个朋友,她前两天在微博上 po 出了和新男友的亲密照,结果下面的评论却不堪入目:?“诶,你不是上周刚和谈了 7 年恋爱的男友分手吗?无缝衔接啊。”?"找好下家才跟前任分手的吧?真是精明啊。"?“这是养鱼之后的备胎转正吗?”?……她只得在评论中解释:这个男生是他们分手后才认识的,不存在任何 “养鱼行为”。?少女发现,好像一提到 “无缝衔接”,大家就默认这个人一定是背叛了上一段感情。?但是,空窗期短,一定是 “渣” 吗??看到这些评论,首先,少女理解大家担心 “ 无缝衔接者 ” 对于前任的伤害,但是,并不是每个 “无缝衔接” 的人都是通过背叛来缩短两段恋爱间的空窗期的。?有些人空窗期短,可能是因为压根儿没爱过前任;有些人空窗期短,可能是因为爱的不止一个;可还有一类人空窗期短,恰恰是因为爱得太深了。?所以今天,少女想借这个机会,占用大叔的频道跟大家来聊一聊「空窗期」这件事。?01?爱得太深,空窗期反而短?“爱得太深,但空窗期反而短”的那些人是怎么想的??心理学家 Frazier 等人的调查研究发现:那些在感情中越投入、爱得越久的人,更容易在感情结束后立即开始一段新恋情。[1]?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那些深情过的人也更容易薄情,而是因为一段长期、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会让你对爱情本身就怀有一种正面积极的态度。因此在这段关系结束后,你也会更期待开展下一段恋情。[2]?反之,如果你经历了一段低质量的爱情,那么分手后你可能更容易对爱情失去信心,也就不会那么快进入下一段恋情了。?此外,研究还发现:依恋类型也会影响到我们分手后的空窗期长短。[3]?比起其他依恋类型的人,焦虑型依恋的人往往会在分手后经历更大的痛苦,因此他们的情感缺口也会更大,也更加迫切地需要强有力的社会支持来帮助他们度过这一痛苦时期,从而会在更短的时间里进入一段新的关系。?所以,少女想说的是:空窗期短并不能说明一个人没爱过或者对待感情的态度不认真。空窗期短,更不应该成为人们发动言语攻击的理由。?02?空窗期虽没有时间限制,但也要警惕两个危险信号空窗期短,固然无可厚非。?但作为朋友,少女更加担心的是:她真的放下前任了吗?她已经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情感,可以开展下一段恋情了吗??在开始一段新恋情前,少女都建议大家问问自己这两个问题。并且,当以下两个信号出现时,最好还是等一等吧。?第一个危险信号是:你还没有放下前任。?很多人可能都存在这样的看法:不爱了就是放下了呗。?但这种观点不完全对。?放下前任,不仅仅是说你对前任没有了爱情,而是指你不会再因前任产生过多的情绪——爱、恨、悲伤、愤怒这些都包括在其中。?那些没有放下前任的人,在分手后还常常会做这些事情:[4]脑海里经常想起前任手机里依然保存着和前任的照片、聊天记录等回忆依然保存着对方的联系方式,并且期望对方联系自己经常性地翻看对方的微博、朋友圈等,想要知道对方过得如何经常和周围的人谈论自己的前任这些事情反过来又会加深我们对于前任的情绪,从而让“放下”变得更加困难。?同时,那些还没有放下前任,就急匆匆地开展一段新的恋情的人,往往会对现任更不满意。[5]?说到这里,你可能也猜到了少女要说的第二个危险信号,那就是:?你和现任在一起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爱。?空窗期短有很多原因,这其中当然不排除你遇到了真爱。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利于你成长的原因,比如:?通过快速开展新恋情,来让前任嫉妒,从而达到报复前任或者挽回前任的目的;?分手后难以从负面情绪走出,难以忍受孤独,为了寻找情感慰藉而匆匆开展恋情?;只是在找前任的替代品;?只是抱着玩玩的态度,并不想对现任负责……[4]如果你是抱持着这些动机去开展一段新关系,那么你很可能会将就,去选择和一个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而在你进入新恋情后,又会不由自由地拿前任的优点和现任的缺点作比较,从而怀念前任、嫌弃现任。?这不仅仅会让你陷入负面情绪的沼泽里,也会对你现在的恋人造成巨大的情感伤害。?因此,少女想提醒大家的是:空窗期并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你有没有在这段时间里,解决掉对前任的情绪问题,以及你和现任在一起的原因到底是不是因为爱情。?如果说你在以上两个问题中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少女支持你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心,勇敢地牵手你所爱的人。?03?不要害怕去爱,对的恋人会让你成长为更好的人一段好的感情、一个对的恋人,不仅可以治愈我们在上一段感情中的创伤,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自我成长。?少女发现自己周围有很多人,都会在分手后陷入对爱情的怀疑和对自我的否定:?“一定是因为我不够好,ta 才会离开我。”?“我可能就不适合恋爱,我大概要孤独终老了。”?“我不配被人喜欢,也不会再有人喜欢我了。”?……但这些其实都属于过于绝对化的不合理信念。要去纠正这些不合理信念,重新获得在爱情中的自我价值感,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重新建立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心理学家 Demir 指出,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往往具有这些特征:[6]?友谊式的陪伴(companionship):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总是愉快而兴奋?能提供帮助(help):在我需要时能拉我一把,会告诉我如何能做得更好?恰到好处的关爱(affection):在我紧张时会让我放松,在我失落时会让我振奋?亲密(intimacy):我能毫无顾忌地向他说出我的秘密和非常私密的事情?情绪上的安全感(emotional security):在我做得好时会夸奖我,让我对生活充满信心在这种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中,我们能够重新感受到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并且拥有爱别人的能力。而我们在上一段关系中受损的自尊自信,也能在新的关系里被修复重建。[7]?除此之外,上一段恋情带给我们的痛苦与教训,也会让我们在新的关系里不断反思、进步。并且研究发现,这一点在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个体身上,尤其明显。[8]?这是因为对关系破裂的焦虑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待恋人的方式,从而避免犯之前犯过的错、踩之前踩过的坑。?因为曾经失去过,所以明白了怎样才能更好地拥有。??写在最后?空窗期的长短并不是爱情的衡量标准,它既不能说明一个人有没有爱过前任,也不能说明一个人对现任是不是真爱。?它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消化上一段感情,并且为下一段恋情做好准备。所以,如果说你已经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那么遇到喜欢并且合适的人,就去爱吧!?少女相信,你已经在上一段关系结束时变成了更好的自己,所以你也一定会遇到比上次更好的人。?世界和我爱着你References / 少女参考的文献资料:[1] Frazier, P. A., & Cook, S. W. (1993). Correlates of distress following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 55–67.?[2] Sprecher, S., Felmlee, D., Metts, S., Fehr, B., & Vanni, D. (1998).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istress following the breakup of a close relationship.?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5, 791–809.[3] Marshall, T. C., Bejanyan, K., & Ferenczi, N. (2013). Attachment styles and personal growth following romantic breakup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distress, rumination, and tendency to rebound.?PloS one, 8(9), e75161.?[4]?Faubion, D. (, 07). The Signs Of A Rebound Relationship To Watch Out For.?regain. Retrieved 07, ,?from?https://www.regain.us/advice/general/the-signs-of-a-rebound-relationship-to-watch-out-for/ [5] Joel, S. (2014).The Truth About ReboundRelationships.?Psychology Today.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dating-decisions/201406/the-truth-about-rebound-relationships [6]?Demir, M. (2008). Sweetheart, you really make me happy: Romantic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personality as predictors of happiness among emerging adults.?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9(2), 257-277.[7] Brumbaugh, C. C., & Fraley, R. C.(2015). Too fast, too so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rebound relationships.Journal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32(1), 99-118.[8]Marshall, T. C., Bejanyan, K., & Ferenczi, N. (2013). Attachment styles and personal growth following romantic breakup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distress, rumination, and tendency to rebound.?PloS one,?8(9), e75161.作者简介:原文作者时差少女S,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心理0时差(ID:PsyTime),有趣的心理科普、前沿的心理动向、专业的心理研究,网罗全球,没有时差。
65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