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人际交往|为什么做人不能太善良(为什么说做人不能太善良)

作者:Susan Kuang来源:微信公众号:SusanKuang(ID:susankuang2014)这些年,我读了不少有关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的书。我的感觉是,几乎所有书都在强调要把友善、尊重和双赢作为人际交往中的首要原则。然而,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会遇到一些有恶意和敌意,想要故意伤害我们的人,以及很有心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故意损害我们利益的人。面对这样的人我们要用怎样的原则去应对和相处呢?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想明白。最近,我终于在《合作的进化》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保持善良、学会回击、适度宽容、坚守原则。这短短十六个字,可以说给出了人际交往的最佳策略和原则。这个策略不仅对个人是最有利的,对于群体也是最有利的,能够促进合作与双赢,使得群体利益最大化。这个最佳策略可不是随便想出来的,而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历经了无数轮的策略对局,最终得出的结论。所以,它的最优性是被反复证明过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个策略究竟是什么意思,以及为什么这个策略是最优的。01计算机竞赛中的胜利者先简单介绍一下《合作的进化》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著名的行为学及博弈论专家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一直被奉为行为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是不少美国高校中备受推荐的必读书目。这本书是从作者在80年代组织的一场研究行为体之间的合作与背叛的实验——“重复囚徒困境”游戏开始的。“囚徒困境”这个游戏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它的游戏规则很简单:游戏中有两个对策者,他们可以有两个选择:合作或者背叛,每个人必须在不知道对方选择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果双方都选择合作,收益均为3;如果双方都选择背叛,收益均为1;如果一方选择背叛,一方选合作,那么背叛方的收益为5,合作方的收益为0。“重复囚徒困境”游戏则在原有规则上,增加了以下新规则:1)不止两个玩家,而是有很多玩家,每个玩家要和所有玩家对弈,来决出总分最高者。2)参与者并不知道游戏什么时候会终止,游戏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假如只是简单的“囚徒困境”游戏,那么对个体来说,背叛是最为理性的选择,因为选择合作,你可能的收益分别是0或者3,选择背叛,你可能的收益是1或者5。所谓的“困境”就体现在,合作本应该是最佳选择,但为了将个人利益最大化,双方都会理性地选择背叛。但如果是“重复囚徒困境“游戏,那么对于个体来说,背叛还是最理性的选择吗?如果不是,那么最理性的选择应该是什么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组织了一场计算机竞赛。参赛者需要将自己的策略(在每一次对弈中选择合作或背叛的规则)写成的一个电脑程序,然后再让这些程序相互对决。最后的胜利者就是最佳策略。十几位来自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数学领域的专家们参与了这次竞赛,提交了不同策略的电脑程序。竞赛中,这些程序两两循环作战,每次作战持续几百个回合。最后的结果则让人惊讶。在所有的程序当中,表现最好的居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名字叫做“一报还一报 (TIT FOR TAT)”的程序。这个程序就两个步骤:第一步选择合作。之后的每一步与对手的上一步相同。也就是说,如果对手选择背叛,那么“一报还一报”会在下一步选择背叛来“惩罚”对手。但是一旦对手“悔过”,那么程序会立刻“谅解”并在下一局恢复“合作”。阿克塞尔罗德将这一竞赛结果公布于众之后,引发了大量博弈论爱好者的兴趣,并雄心勃勃地准备再战一次。第二次竞赛的参与者人数更多,程序也更加精巧复杂。然而,结果再次让人大跌眼镜,第二轮大战的结果还是一样,“一报还一报”再度拔得头筹。02成功合作的四大要素为什么“一报还一报”策略战无不胜呢?因为这个简单的程序,包含着成功合作的各方面要素。1. 善良性“一报还一报”程序绝不首先背叛,这就奠定了合作的基础。在对弈中,如果首先背叛,极有可能引起对方的疯狂报复。根据阿克塞尔罗德的统计,得分最高的前8个程序中,有7个是善良的。2. 可激怒性一旦对方背叛,“一报还一报”程序就会立刻报复,所以对方不敢坚持背叛。如果一个程序太过善良,就容易被占便宜。3. 宽容性“一报还一报”程序只重复对方的上一步选择。无论对方背叛了多少次,只要对方这次选择了合作,那么它下一次就会选择合作,也就是宽恕对方以前背叛的行为。有些程序的宽容度较低,一旦遭遇背叛,就采取再不合作的策略,这会导致双方再无合作,直到对弈结束。4. 清晰性最后,“一报还一报”程序有着非常情绪和稳定的行为模式。总结起来,就是我带着善意而来,你现在的选择就是我下次的选择。这是一个透明的策略,里面没有复杂的逻辑,也没有复杂的动机。对弈者一旦认清“一报还一报”的规则之后,就会理性地选择继续合作。有些耍小聪明的程序,会偶尔背叛一两次试图占点小便宜,但它很快就会付出代价,因为这样的行为最终会伤及自己的利益与信誉。03更新自己的“做人原则”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也找到了人际交往中的最佳“做人原则”:做人肯定得善良,但绝对不能太善良。与人为善,依然是做人的第一原则,它意味着你是带着一颗友善、合作的心,来与他人交往的。这样,你就给了别人一个善良的开始,能够为彼此间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双赢打下基础。但它绝不是唯一的原则,除了善良,你也需要有强势、愤怒和攻击的一面。当有人故意要欺负你,侵犯和损害你的利益,甚至是伤害你时,你必须选择回击,用你的强势、愤怒和自我坚定来告诉对方,你不是一个可以欺负的人。过于善良不仅会让自己吃亏,实际上也是在纵容那些丑恶的行为。这些行为如果不能得到相应的“惩罚”,那么它们就会持续下去。此外,做人还需要适度宽容。当曾经伤害过你,背叛过你,损害过你利益的人向你表达歉意和悔意的时候,你需要选择原谅,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当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想要改过的时候,你需要用你的善意,对对方的善意做一个及时的鼓励,鼓励对方的这种行为。最后,你需要坚守以上原则。这样的话,你自己就不会累,不需要总是去琢磨对方在想什么,对方的动机是什么,你只需要把你自己真诚地展现在别人面前就好。在这真诚里,有你的善良,有你的宽恕,也有你的反击。我们的文化似乎更多强调善良和隐忍,不太强调强势和反击,这就使得很多人在遭遇欺负和伤害的时候,不懂得反击和自我保护,结果变得越来越怯懦,更加容易受欺负。通过强调反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我们不仅能够让更多人学会自我保护,也能更好地惩罚那些丑恶的行为,减少恶意伤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才是真正的善。作者简介:Susan Kuang,一个在自我卓越的道路上实践了七年的积极行动派和精要主义者。留美MBA,《斜杠青年》作者本文转载自公众号SusanKuang(ID:susankuang2014),畅销书作者、心理学研究者,CBT人生教练,专注于认知与情绪调节、目标管理,以及高效能思维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希望帮助更多人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蓬勃绽放。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0

打赏(0)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