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些帮助。
其实,作为女儿,作为一子一女的家庭成员中的女儿,我非常理解楼主的感受。我也一直并不觉得我的父母重男轻女,从小我都觉得我的爸爸妈妈是同样爱我和我弟弟的,但直到我结婚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我们这一辈的父母很难做到不重男轻女,如果我们一直对他们有完美的期待,希望他们可以做到绝对公平,这对于他们来说很难改变,对于我们来说又会带来很多困扰。
我的建议是:
看到父母的局限性,理解他们的行为。
事实上,不仅仅是你有我这样的感觉,我身边很多女孩子都有这样的感受,到后来,也就默认了父母是这样的存在。或许,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父母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他们其实也在调整,但是潜意识里还是在重复这样的价值观。而这样的改变,其实很难一下子就完全改过来,所以,你会发现,在爷爷奶奶那一代这样的思想会更严重,到了爸爸妈妈这一代会更淡一些,再到我们这一代就会更好,更多地做到对孩子的平等的爱。所以,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去慢慢转变的事情,是整个社会需要去消化的问题。
我们的父母只是所有平凡的人中间的代表,小时候,我们总是对他们有完美的期待,总觉得他们无所不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越来越发现,他们也是如此平凡而普通,他们其实也在尽全力给到我们他们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但他们是有局限性的,他们难免会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们需要接纳他们的局限性,看到他们也并没有办法给到我们他们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很难改变他们,我们能够做的是调整我们对他们的期待。
当然,你也不用去压抑自己的情绪,你可以寻找合适的机会,去和父母沟通,去表达你对他们的爱的需求,你对他们的期待,去听一听他们是如何想的,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或许,你们中间也存在着一些误解,对吧?
2.父母对我们的重视固然重要,但原生家庭不是人生的全部。
其实,每个人都渴望父母的重视和关注,但每个人又或多或少会在原生家庭中受伤。就算父母重男轻女,我们也并不是没有自主权,我们可以去表达自己的需求,我们也可以放下对父母的完美期待,学会自己重视自己,活出独立的自我。
人生并不是只有童年,只有父母的爱。生命的成长也并不是永远停留在小时候,永远困在原生家庭里。所以,即使父母没有办法给到我们完美的照顾,甚至让我们的内心感受到伤痛,但如果我们自己能够看到自我,调节自我,改变自我,并不断超越自我,我们就会拥有更精彩的自我。
我们需要从原生家庭中独立出来,逐渐走向独立的生活,尤其是要达到心理的独立,就可以活出独立的自我。那个时候,你就不会那么在乎父母是否重男轻女了,因为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你对他们没有了那么多的依赖,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渴求了。
3.超越父母的局限,发掘积极的自我,活出自己的精彩。
作为女孩,终将有自己的家庭,我也是在拥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才看到其实自己是可以去超越父母的局限的,是可以不必困在对他们的埋怨中的。
曾经的我,也曾埋怨父母的格局不够,能力不够,对弟弟更好……把时间都消耗在这些其实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情上,直到有一天,我明白了,其实,我们很难去改变一个人,如果他自己不想改变,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我学会了放下,放下对他们的理想期待,而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生活里,集中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上。
我们要超越父母的局限,不被父母的思想所束缚,我们就需要把眼光放到未来,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然后看看当下的自己可以从哪里做起,做出怎样的努力。很多人之所以停留在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伤痛里,往往是觉得自己所受的伤害,需要父母负责,需要原生家庭背锅,这其实是我们为自己找的借口。我们需要看到,如果自己可以生活得幸福,我们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些伤痛了。与其纠结这些无法改变的伤痛,不如去缔造未来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芬芳。
父母重男轻女也好,父母没有能力也罢,他们的行为和想法,我们很难改变。但我们不能困在消极的自我中,不能因为父母不那么重视自己,就自己也不重视自己了。我们要提高对自己的觉察,减少消极因素对自己的影响,更多地关注积极的自我。去发掘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欣赏的地方,培养更加积极的自我品质吧,当你看到更多自己的闪光点,你就会变得更加自信,也会更加地爱自己,喜欢自己。
就像现在的我,就算我知道父母是重男轻女的,我也可以坦然接受,因为我自己已经非常幸福,我的内心充满着爱和欢喜,也就不会那么去在意父母究竟是爱我多一点还是爱弟弟多一点了,这已经不重要了。
以上,希望有帮助,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