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怎么知道提供服务的人是真心帮我,还是为了我的钱?(怎么判断服务是不是骗局)

你好


拍拍肩~,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信任感与安全感,如果稳定的关系中的,由于一方的边界模糊和缺乏信任行为被打破,关系着的体验感朝向负向发展,产生更大的怀疑与不安全感。


&怎样知道提供服务的人是真心帮我,还是为了钱?


怎么判断那些服务者是骗钱来的?也就是不认真工作,缩水减量,甚至提出各种对自己有利的条件,而有损别人。很多时候我自己觉得不舒服,但是他们会为自己辩解,比如我的价格已经够便宜了,你看看市面上的价格,甚至有一些人会趁机提出更高要求,完全就像卖方市场。这时候家教可能会原先承诺心理辅导,后来就说没时间,就干脆取消了……


问题分析中,题主正常支付薪水,却没能享受到应用的服务,服务体验感非常差,内心逐步积累了很多不满、失望等情绪,无法理解对方的行为与给出的理由,时常会因为对方无法兑现承诺感觉到被欺骗,而目的是只为钱对吗?


首先,如果个体长期出于负面体验,她对客体的信任感就会降低,就会在与客体的关系互动中变得敏感、负向思考。


例如,一个有信任他人能力的人,却因为“善解人意”,常常被其他人利用,久而久之她就可能无法再次去信任他人,丧失信任能力,因为真实的经历会告诉她“善解人意的下场”并不好,需要好好提防,由此她的防御保护层就又多了一层。


但当她重新体验到安全、可靠、可信任的关系或环境时,就会激发内在的正向积极思维方式,重新享受与投入到当下~


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当题主兑现承诺支付了应有的薪水,却没能换来对等的价值时,一开始还会通过自我情绪的调节去包容和缓和负面情绪,但是累计的负面感受多了,一触即发,无法接纳任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法。


说到原因,对方为什么没能满足需求,其原因可能非常之多,也许是对方没有对等的能力(此时就是欺骗),有时是服务过程出现了意外情况(很多时间安排出现冲突)——如果不是主观因素,可以理解,就像一份本该到的快递,因为大风雪延误了,可以给予理解宽容,还有可能是对方有能力,但是不愿意付出过多的精力,此时就是职业道德感不强,除此之外,还有可能许多因素导致对方没有兑现承诺,但大致都能分为两种责任分类:


一、是否出于个人主观原因,导致无法兑现。

二、客观原因,导致无法兑现。


主观原因归为对方责任,客观原因可归为不可抗力因素,酌情理解,但需要遵守底线与边界,不可能无限制的退让,当我们接受他人的服务时,有了明确的规定与原则底线,此时就不会遇到问题有理说不清的地方。例如租房协议、新晋职员的应聘协议,都是即约束双方也是保障双方权益的行为。


卖服务同样是卖产品,即此时的商品就是服务,付了钱没有得到对应的等价服务,就有权利要求“退换货”,这是消费者基本的权利,但是在当下如此错中复杂因素参杂,且可能出现诸多情况出现下的概率下,双方之间的责任与义务就变得不清,模糊了边界,这是体验过后感受上更加感觉抑郁与愤怒的原因,因为我们的感受无法疏解,得不到应有的看见与理解,就会成为一个难解的结留存心中~


所以,越是感受混乱时,回到自我中心,给到自己支持与安抚的力量,有利于我们及时觉察情绪,清晰的判断局势,做出有利的决定会有帮助。因为人在应激环境下,会出现失控行为,如果不能及时的调解情绪,就可能转变为精神负担,成为一种精神疾病~


祝好~加油~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