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一般来讲大部分人都会在青春期表现出叛逆倾向,但也有例外。有可能是家长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孩子叛逆表现得不明显,或者是家长完全专制,孩子根本没有叛逆的空间。
你说是在孩子大病之后发生了改变,提到“飞速成长期”,我感受到你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特殊的转变,是内心因为受到伤害而对家人的态度发生了这么剧烈的转变吗?
这就是所谓的“一夜长大”吧?就是因为从前对家人爱得深,现在反而无法接受,“现在我可能就开始讨厌他们,想要远离他们,对抗他们,逃离他们,不喜欢他们靠近自己”。或许只有远离家人,内心的疼痛才能稍微好受一些。
在你的这个成长中,我感受到的是你的善良直率,爱恨分明,对家庭关系充满完美的理想期待,容不得亲情存在瑕疵。
虽然我不知道家人在孩子生病期间做了什么具体事,但我想能伤你如此之深,肯定是很难原谅的事情。我不想替他们辩解来安慰你,但我也想表达一下我的想法,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价值判断标准,对于一件具体事都会有自己的立场和动机,即便亲密的家人,甚至自己的爱人和父母,都不可能完全一致。有时候换位思考,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对方的行为。
但对于对方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是很难让人释怀的,尤其是自己把对方视为最亲密、最值得信任的人时,更难接受。我建议分三步来处理,尝试给双方一个机会来修复关系:
先冷静下来,彼此尽量不要沟通,平复自己的情绪。在冲突中,所有的沟通都会陷入自我中心的纠缠,所以不如少说,至少让不要让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等双方能够不带情绪的正常沟通时,彼此表达一下自己对事情的想法,以及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心里的感受,表达时要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比如:我认为这个事情这样做比较合理,在面对你的指责时,我心里有点难过。(用“你”叙述会让对方产生防御,有可能又陷入互相指责中)
放过自己。我记得一位老师说过,原谅并不意味着承认对方正确,而是不让自己再在这件事上继续受伤。所以原谅,是更进一步的成长。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的看法,自我探索的成长往往就是在肯定和否定之间来回摆动,随着成长摆动幅度会越来越小,表现出来就是心里会更能容下别人的缺点和个性。或许成长的终点就是心里能容下整个世界,包括阳光和阴影,不论家人如何,你都能像爱调皮的孩子一般爱着他们。
我是热爱探索的乡野阳太,希望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