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些帮助。
抱抱你,希望你可以感受到一些些温暖和支持,我可以感受到你内在的各种情绪,也可以感受到你对于自己的否定、怀疑和攻击,我想说,如果一直去否认和压抑自己,事情并不会好转,正确的方向应该是去理解和接纳自己,去看到自己情绪的源头,然后用合适的方式去疏导自己的情绪,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内在变得越来越和谐一致,也越来越能够做出你想要的改变。
去练习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阴影部分,接纳自己的全部
自我接纳的基础是自我了解。人们在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的前提下,依然能对这个真实的、整体的我感到满意,那么,就做到了自我接纳。
当自我接纳建立在真正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则常给人带来自信和自尊;反之,则使人狂妄自大,失败后又处于极度的自卑和失去生活信心的状态。
什么是自我?
心理学对自我的定义是:自我是个体对其状态的认知,包括对其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的认知评价。
因此,在自我接纳之前,你需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在乎什么,想过怎样的生活,自己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缺点……
只有当你看到一个客观的、真实的、全面的、完整的自己,你才能对自己有合理的定位,才能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去做出积极的改变。
自我接纳是需要练习的。
我们之所以很难做到自我接纳,这和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关,因为在我们的成长中,没有人对我们进行无条件地接纳,而是经常对我们进行否定和批评,于是我们的内在就慢慢形成了这种模式,当出现一些所谓的“问题”或缺点,我们的内心就会蹦出一个声音来,否定自己,批评自己。
因此,自我接纳是需要练习的,我自己也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练习,才慢慢提高了自己接纳的程度,而需要完全做到接纳自己,真的还是非常难的。但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当我们越接纳自己,我们的确会越自信,也越有改变的动力,状态也会越来越好。
因此,把自我接纳看作是一种你日常练习的技能,而不是一种先天特质,你就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而拥有这项技能。
下面是临床心理医生揭示的培养自我接纳的5种方法:
1.在内心建立自我接纳的目标
“自我接纳始于意图,”心理学家杰弗里·萨姆伯说,“重要的是,我们要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我们要把一个充满责备、怀疑和羞耻的世界转变成一个包容、接纳和信任的世界。”这个想法承认自我厌恶并不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生活。
萨姆伯说:“如果我设定的目标是,一种自我接纳的生活要比一种自我憎恨的生活好得多,那么我就会在我的内心开始连锁反应,去适应一种和平的生活。”
2.记录自己的长处
每天写下自己的一个优点,肯定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的长处,你会发现你的优势。而发挥优势,比改正缺点更能让你自信。因为,现在这个社会,我们的缺点可以通过合作来补足,优势则会体现出你独有的价值。
3.寻求人际关系的支持
和那些与你相处起来,你觉得舒服的人在一起,他们会给你无条件地接纳、支持和关爱,从而建立起一个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让你的内心更加稳定、平和、喜悦。
4.和最佳自我对话
想象与最好的自我进行互动,想象内心深那个最好的自我走出了你的身体,看着你当前的生活环境或处境,会建议你做什么?
这一可视化分离,会让你超脱当前自我或痛苦自我,帮助我们利用自己内在的智慧——我们最好的自我——来促进疗愈。
这个练习教我们如何成为自己最好的父母,并表现出对自己的同情和爱。你可以花几分钟来冥想,并在遇到危机或需要一些指导或自我安慰的时候进行这项练习。
5.模仿你期望中的样子,直到真的做到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那么就先赋予自己价值,并坚持这样的信念。只有当我们能够无条件地认可自己时,我们才能最终原谅自己的错误,并放弃对他人认可的需要。毫无疑问我们犯过错误,但是其他人也是如此。无论如何,我们的身份并不等同于我们的错误。
当我们的内在缺失什么,我们就会向外寻找什么,我们如果做不到自我接纳,我们会特别渴望别人的接纳,而外界的一切又是不稳定的,所以,向内求才能获得稳定的接纳,当我们做到了自我接纳,我们就不会那么在意别人的认可和评价,就可以获得内心真正的自由。
2.关于情绪
不要去压抑自己的情绪,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你的内在会变得更加稳定。
觉察自己情绪产生的核心原因
当情绪来的时候,去觉察,为啥自己会生气、难过、悲伤……?自己的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经过不断地觉察和总结,你或许会找到自己情绪产生的核心原因,当你把自己的核心问题找到后,再努力去解决自己的这个问题,也就能从根本上改善情绪了。
比如我自己,以前经常会因为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而生气,期待婆婆不管控自己,期待老公可以随时陪着自己,期待孩子可以很主动地学习……
当他们没有符合我自己的标准,我就会难受,后来,我发现自己的核心问题就是用自己的标准在要求其他人,当他们不符合我的标准,我就会生气。
当我放下自己的标准,接纳他们每一个人,不强求他们一定是我理想的样子,我的情绪稳定了很多。
但每个人生气的核心原因会不一样,因为每个人内心中的需求不一样。其实,我们之所以会产生情绪,就是由于我们内心中那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全然接纳自己的所有情绪
事实上,我们与无论好坏的情绪相处,实际上都是和自己相处,情绪是自己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全然接纳。
我们不需要刻意去处理坏情绪,而是你可以带着它去做事。情绪,其实也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情绪其实都是有用的,它们是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也是帮助我们来感受这个世界的。
我们需要培养正念的情绪观,也就是说不去评判已产生的任何一种情绪,不去论断每一个情绪的好与坏。
当你评判情绪好坏的时候,你就会自然去追随执着好的情绪如快乐,高兴。而去回避抗拒不好的情绪,如郁闷,烦躁。执着好的和抗拒坏的,两者同样都会消耗你的能量,引发制造出更多的情绪波动和冲突。让你陷入情绪循环混战的模式。
保持正念,不把情绪第一位好的和坏的。也就是不把情绪,划入不同的两个阵营,从而减少内心的矛盾和斗争。
这样你就能超然地对待情绪,情绪对你摆布的影响力就虚弱了。
这时候,你对情绪才有了真正的掌控力。
采用合理的方式疏导情绪
你知道吗?情绪不是靠压抑的,弗洛伊德说过:压抑住的情绪,一定会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已更猛烈的方式爆发出来。但情绪也不是靠爆发的,虽然喊得声嘶力竭,也并不一定可以获得最终的平静。我们需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情绪的疏导。
也许,很多人会用哭来释放情绪,的确,哭泣是一种释放情绪的方式,但是它只能起到短暂的作用,我们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疏导情绪:
● 如果是需要摆脱痛苦,我们可以采用书写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想法(不必在意字迹的工整和内容的逻辑性,尽情地表达就好);也可以找合适的人倾诉,把内心里的烦恼、压力表达出来,同时感受到朋友的关爱与支持;
● 如果是因为自我否定,就需要提高自我认同感,经常给自己正性积极的评价,不断练习自我肯定,也可以通过看书来提升认知,比如《认同自己:超越与生俱来的弱点》、《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生命的重建》等;
● 如果是因为某个人而难过,可以找到你想与之连接的那个人,进行真诚的交流,表达对其的需求,只有我们表达出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我们的内心才不会那么压抑;
● 如果是需要释放愤怒,可以通过剧烈的运动来释放情绪:拳击、跑步、踢球等,还可以挤压力球、捶打枕头或沙袋、撕纸等,也可以用空椅子技术释放情绪:在房间内摆上一把空椅子,假设你想诉说的人坐在了椅子上,然后对着椅子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包括谩骂和愤怒等)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