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必须有最开始的动机,才能进入学习状态,想象VS行动(有需要就有动机)

题主,你好!

你有自己的思考,对于困扰自己的问题,也很清晰。

很愿意把我了解的与你分享,咱们一起探讨。

 

1、尝试了解动机的本质。

 

关于动机的研究有许多。

你说,自己要先通过想象来获得初始动机。

在学习这件事上,可能尤其明显。

你有想过,在其他方面,也需要自己去想象吗?

举例来说:

喝水、吃饭、呼吸、睡觉等生理需求,你需要靠想象吗?

如果这些都不需要,只是到了需要我们付出一定努力时,才需要依靠想象,我们就知道,我们可能陷于

做“不做两股力量的争夺中。

动机的本质就是两种:要么为了得到愉悦感,要么为了避免不悦感。

所以,你想象那个感受是愉悦的,就有去做的动力。

如果受到干扰,就不想去做。


“比如说学习,所以我就会不断的去想象,躲避污染源,以激发和维持我的动机”,这确实是很费心力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想一想,自己到底因为什么要学习?

不需要把别人说的放在自己心上,而是自己去找出属于自己的动力。


当一项活动本身及结果在脑中较量时,准备活动也就是心中的想象常常是比较辛苦和消耗性的,会成为开始这个活动的阻碍因素。

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尝试,即使做这个事,不那么愉悦,可是可以让自己避免不快,如总是不学习,对于我们来说,会遇到很多困难 。

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不管如何的心情,也立即采取行动,立刻投入学习呢?

 

2、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一个习惯的养成,可能经过了不短的时间。

你也知道,通过想象再行动,太被动了,也不在掌控之内,并且耗精力。

我们可以试着反向思考。


这样的模式曾给自己带来过哪些好处?

一个行为之所以被维持下来,一定是曾经带给过自己好处。

比如,给了自己较好的拖延的理由。

或是想象中的愉悦,让自己进入学习状态效率较高等等。


我们可以按照《5%的改变》一书中告诉我们的方法,我们不需要做出大的改变,只试着改变一点点就可以。

比如,以前我们需要想象10分钟才能开始行动,那以后试试,只想8分钟就开始行动。

或是有些不愉悦,虽然并不想做,也带着这样的心情开始做试试。


或者试着换个角度,做这个事情的结果很重要,所以,不论是否让自己愉悦,立刻行动。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有时,我们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另一个人,行动力超强,想到立刻就做。

我以前也总是做许多想象,才去行动,后来,就应用“想到就做”这个方法,减少了许多内耗,效率也大大提高。

即使有些事,想的时候,问题很多,甚至并没想好,但做的过程中,答案就会慢慢浮现出来。


我们还可以尝试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这两个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动机来自内在还是外在。

当内在动机不足时,想办法增加外部动机,也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行动。

 

关于”想象VS行动“,这真的是一个很深的话题。

也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

找到自己内在的动机,可能才是突破的根本。

如果有兴趣,可以读一读《动机心理学》这本书。

祝好呀!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