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为你高兴,你能敏锐的发现自己的暴食的原因,太不容易了。
我也很敬佩你的勇敢,不仅知道原因,更愿意在行动上真的实现改变。
分享些我的想法,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用。
***明白了道理,知道了根源,这些都是思维层面的工作,而知道并不等于做到,中间还有卡点需要疏通。
有时候我们靠毅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会有一定效果,但很难坚持下来。例如,当今天再想夜里吃东西时,你可能会靠意志力,刻意管住自己。你或许可以做到,但是否能一直做到不太肯定。
这里其实有一个卡点,就是你自己的感觉。你谈到,小时候经常感到孤独,而食物似乎是可以带来暂时的安全感,可以给你安抚的。如果这种孤独、不安全感不根本解决,或许坚持不了多久,你还会习惯性的选择用食物来安抚自己。
***这就提示我们,要解决根本的问题,才能解决暴食这一表面问题。
如果根本的问题是孤独和缺少安全感,那就从这里入手。这其中有大量的感受,或许是没被接纳、看到,或许是没有完成而卡在7岁。我想,这的确需要专业的工作介入了。咨询师会和你一起细致深入的进行探索,运用回溯等恰当方式,找到重要事件、根本原因。
***即便这样的习惯跟随你40年了,也依然可以改变。
接着上面的说。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或许是因为某件事,让小时候的你决定用食物安抚自己。在那个时候,这是一种有效的决定,可以让那个7岁的(或者更小)你不再那么难受。而随着你长大,现在40岁的你还在用这样的方式,却对你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这就提示着你要做出“再决定”了。(再决定是沟通分析流派重要的概念和方法)
当你做出一个再决定,从你自己的感受到认知都是顺畅的了,也会有新的行为自然产生。不必完全靠毅力而保持新行为。
先分享这些吧,如果需要,我也很愿意在这个阶段为你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我是心理咨询师王学静,祝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