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
看到你的情况想要给你一个爱的抱抱~
>>>曾经重度抑郁
>>>出院后因为发生一些事情,状态有所变化
>>>做事情缺乏动力
>>>经常觉得好愧疚,好没用,想到要学习或者去运动就很排斥
我曾经在读书时期也曾有过你类似的症状,不过那个时候家人都不管我的,我也算是一边苦挨一边进行自我调节过来了。对于你当下的痛苦和烦恼我很有体会,即使我现在已经工作了,也时不时会陷入抑郁的状态中,但是通过学习和练习,我已经慢慢找到与它共处的方法了。
我想我们之所以会形成中重度抑郁,一定是受某些事情,或者生活中的某些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影响,因为没能够寻找良好的解决方法,或者是一些不恰当的认知所造成的负面情绪,长期以往的积压便形成了我们的这种状态。
一方面我们可以重新去看看那些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卡在了那里?这方面的话我建议是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长期的咨询治疗会好一些。因为题主目前也才17岁,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对自我的认知都还处于成长阶段,有时候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学会“借力”。
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同时存在“本我”、“超我”和“自我”
“本我”里拥有原始的欲望,可以理解为我们就是更倾向于玩手机,获取及时的短暂的快乐;“超我”是根据社会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这部分的我要求较高,追求完美。
“本我”、“超我”常常是对立存在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你一边难以控制想玩手机,不想学习去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一边又很愧疚,感到痛苦。
最后一个是自我。“自我”意味着自我觉察,在“本我”和“超我”中扮演调节者的角色,此时此刻向我们提问的你,可以理解为是你的“自我”在起作用。
为什么不想去学习
想及时行乐,不想去做吃力的事情,这一点太正常了!人类的本性向来如此,所以我觉得题主可以稍微不用那么愧疚,这是一件很正常且大众化的事情。但是既然你之所以会感觉到愧疚,肯定也知道自己一直这种状态的话并不好,其实你也想做出改变,只是暂时找不到什么特别好的方法去执行对不对?
学习是一件“吃力”的事情,的确如此,但是为什么还是会有那么多人在做甚至享受这件事情呢?
那是因为学习可以给这些人带来“好处”呀,对于我来说,学习能够更新我的认知,带我去“看”更广大的世界,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说让我学会某项技能,升职加薪,让我有能力去体验更好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让我变得更优秀,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体验到愉悦的感情...仔细想一想,学习的好处真的是挺多的。
即便如此,在学生时代的我还是不喜欢学习,因为那个时候的学习是被动的,是学习课本里面枯燥的理论知识。做题很无聊,遇到不会做的题,想不出来答案,或者考试没发挥好,家人的指责等等,都会让我有很强烈的挫败感。如果自己在其他事情方面,比如交朋友上也有困难的话,更会把这些挫败感联系起来,造成一种“我很不好”的感受。这种时候,我们是很难能够喜欢上学习这件事情的。
减少自我否定
不管你承认与否,你其实都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糟糕。那些给你带来糟糕体验的事件里面,除了你自己本身,还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过分地否定自我,就像是给自己的脚上加了许多条枷锁。
尝试着降低期待,从小事做起。
比如今天的目标就是做3道题,做完这3道题了就完成今天的目标了,就可以放松地去玩手机了。那么相比较1道题都没有做的昨天,自己是不是就进步了呢?当你感觉良好时,再一点一点地加大难度,切忌难度不能一下子跨度太大,设置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更有利于我们的长期发展。
寻找你的支持团体
可以是父母,好朋友,吐槽群,夸夸群,甚至是咱们这个平台,更专业一些的话会建议是咨询师。因为你说到自己之前有过抑郁,所以可能你当下的状态相对来说并不是那么稳定,所以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给你提供支持和力量的团体也能够对你的情况有很大的帮助。
我是大大脑洞,世界和我爱着你,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