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有幸给到你些建议。
看到了你的文字描述,如今的你是经过了去年年底的考研失败,对于人生、对于职场规划、对于学业都有了一个重新的认知。虽说考研失败对你来说是一个不好的体验,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它带给你了对学习意义的思考,对吗?
如今你是22岁应该是应届毕业生,那么此时你思考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帮助会很大。你从自己内心的这个角度分析了自己是如何看待学习这件事儿的,你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好事儿,但是会有一种困惑是:当面对不喜欢不热爱的内容时,自己要以一个怎样的心态去学习呢?
而且你也会觉得学习一些自己并不热爱的东西难免会受到作者的一些思想影响,进而可能自己会改变自己内心的或是头脑当中的一些思维模式,对你帮助并不大甚至对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产生消极的作用。
面对你的这个困惑,首先你对于自己如何看待学习,如何看待看书这件事儿有着一个全新的认知,这一点非常好。 其实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讲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吸收这些知识进入到自己的生命当中,从而运用自己的独特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与这些知识融合,进而产生自己独特的想法;另一方面就是通过看很多作者写的很多书籍,我们能够了解到他们看待世界的想法,能够了解到他们的世界是怎样的。
这样我们会明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还有很多这样的作者,他们的人生、他们的思维模式原来如此,是会带给你很多的新鲜感的,而且也会引发你的好奇心,并且也能够激发你的热情。
对于你担心阅读一些作者的书籍,是不是会被对方“同化”?我觉得只要我们以一个很客观理性的心态,以一个想要了解世界的多面、了解知识的多种可能性、了解每个人的独特性,以这样的角度来阅读每一位作者的书籍,我相信我们是能够保证一个清醒的头脑来看待这些内容的。
如果说在最初我们刚开始着手阅读书籍,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内容,自己可能头脑当中对于人生、对于世界有一些空白、缺乏认知,这个时候我们阅读的话可能我个人会建议你读一些:科学的已经证实的内容来帮助我们构建大脑对整个内容的概念,这样会是以一个科学的立场来看待事物。
当我们在头脑当中、在内心当中构建好了理性、客观的、科学的、完备的,经过数百年数千年的论证之后的知识吸收进来之后,我们的思维会相对的更加的科学与严谨。搭建好这个地基之后,我们便可以如我上文所讲:去吸纳一些多位作者的不同书籍内容,去看看他人的世界,并且我们在学习科学的论证过的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可以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处理问题的一些自我感悟,自我的想法。
这样的话我觉得我们能够更理性的、更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看待新的知识,来看待不同的作者、看待不同的内容。这样做的话我觉得我们的头脑会始终保持相对清醒的状态,那么你担心的可能会被对方“同化”这件事情就大可以避免了。
最后我想说,现在你会觉得考研失败,在联系上和他人交流侃侃而谈这些是不是属于外在的东西?是否是你内心尊重要追求的?你现在其实是有一个困惑。
其实对于考研这件事情,如果你是一个学习型选手,那么你可以尝试这种应试的考试。如果你是一个倾向于实践类型的选手,是希望通过真正的工作从中获取经验进而提升自己的实力与能力的人,那么你可以选择毕业后作为应届生找到一份工作且努力感受社会带给你的内容。
并且我觉得一次的考研失败并不代表什么,你工作之后也是可以进行考研的。并且你工作之后,随着你积累人生的经验、积累工作的经验,对于你考研的笔试、面试都会有很大帮助。你的思想境界会有提高,你的整个的人生格局也会加大。
所以说看似考研是失败的,但其实是你在22岁这样的年纪尝试了一种新的可能,只是说目前也许并不适合你,不排除未来你仍然会成为一个研究生。所以说你如今的状态不要过度的担心,对于学习知识你可以优先选择自己的热爱;对于不擅长的、不热爱的,我们理性看待它就好;对于一些历史内容、对于一些科学内容,我们可以日常做积累,不必过度的给自己加码一定要阅读多少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就好。
希望你能够找到内心对知识、对学习的属于你的独特认知,并且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相信你的人生会在你的把握之下,过得更好。
祝一切顺遂。
如想要继续沟通,可点击右上角或底部的“找教练”,我将一对一与你壹起沟通交流。
壹心理答疑馆互助社区,世界和我爱着你 >> https://m.xinli001.com/qa壹心理答疑馆互助社区,世界和我爱着你 >> https://m.xinli001.com/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