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性格太软了怎么办?怎么做到说理又不影响两人关系?(性格很软怎么办)

题主你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社交需求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三层,说明它是人类重要的本能需要,而你愿意花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社交技巧是很棒的一件事,为你点赞!

 

在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人际交往有一条重要的法则,被称为“黄金法则”,即:你希望他人如何待你,你就应该如何去对待他人。这条很容易理解,还存在另外一条“反黄金法则”即:你如何对待他人,他人就应该如何待你。

 

之所以把它称为反黄金法则是在于其本质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如果在社交中遵循这条原则,过于强调回报,会使付出者陷入受挫和失衡的心理状态,难以继续关系。

 

我们回到小鱼干事件,分享和交易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强调利他性而后者更强调互惠性,这就是为什么分享听起来要比交易更加“高尚”,如果分享行为的背后是“反黄金法则”,那它的性质也就发生了改变,这也就导致了题主“凭什么”的心理失衡状态的出现。

 

“但是我这人又是那种无法心安理得的当着她的面吃东西不跟她分享,我会感到心虚愧疚。”

 

这是比较典型的自我道德绑架,底层逻辑是我必须做一个高尚的人,我必须做一个乐于分享的人。追求高尚的道德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但这种追求如果被赋予某种强制性,也就失去了意义,成为了一种“绑架”

 

道德强调利他性,而人性的本能则遵循利己原则,两者在一定程度是有冲突的,所以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才是大智慧。

 

我们把这个场景延申一下,如果你开着豪华跑车,而你的朋友骑着普通的自行车,你会不会感觉愧疚?你会不会想着把自己的跑车送给他?不会,为什么呢?反过来如果骑着自行车的人是你,你会不会因为对方没有把跑车送给你而心怀怨恨呢?我想大概也不会。

 

“还有就是她碰掉了我的笔,但是她不帮我捡,因为她觉得她是翻桌子的时候笔不小心掉的,不是她碰掉的,我虽然有理但是却像没理的一方一样,不敢强制她捡,然后就自己捡,但是心里很恼火,很憋屈”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很多事,有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也有吃喝拉撒这样的小事,由于我们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所以通常我们会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去付出不同的时间和经历,会做一个价值排序,甚至有时会选择性忽略一些相对不重要的事,如果把每一件事都看的很重要,就必然会导致我们每天都身心疲惫。如果把这种状态如果代入到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就会给人过于计较的感觉。

 

“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做到说理又不影响两人关系,对于人际交往这方面我真的一窍不通,平时我总躲着与人交流,真的很害怕遇到矛盾,我自己又不能处理。

 

人际关系有许多类型,亲子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都有区别,不能一概而论。但无论哪种类型的人际关系,黄金法则都能让你在其中如鱼得水,获益良多。

 

至于害怕面对处理矛盾的问题,往往是由于不合理信念导致的。

 

不合理信念主要包括: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三大类。例如我绝对不能和某人出现矛盾,任何一点能够引起对方情绪不适的行为都归类为矛盾以及一旦和某人出现矛盾就会出现非常糟糕和可怕的后果。

 

处理和解决矛盾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沟通,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矛盾,这里推荐《非暴力沟通》一书,相信对你会有帮助。

 

我是心理咨询师小東,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