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
通过你的描述能够体会到“隐形自恋“带给你的不良感受,也为你自我觉察和愿意改变的勇气点赞。
我先小小的质疑一下这个“隐形自恋“这个词,至少在我有限的知识储备里,没听说过这个心理学名词,了解自己固然是好事,但我不建议题主给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婴儿12个月的时候才逐渐出现主体我的自我意识,能够区分主体和客体,把自己和他人分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自我,自恋可以看作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武志红老师也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全能自恋“,并且这和佛洛依德的”自我,本我超我“理论也存在一致性。
自卑与自恋并不完全是反义词,自卑的底层逻辑就是自恋,没有自恋也就没有自卑。也可说自卑是自恋在特定外部环境刺激下的产物。
所以与其说是时而自卑,时而自恋,更准确的描述是:自我评级时高时低,而这种自我评价的不稳定性是认知思维缺乏辩证能力的不成熟表现。
就像你描述引发自己自恋和自卑情绪的原因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一样。一个人评价自己比任何人都好,这显然不够客观,爱说谎就一定是坏事吗?说谎就一定是欺骗和伤害吗?善意的谎言也该被谴责吗?
“无法与任何人建立比较深层的关系,无法参加聚会,因为总觉得有人在看自己,我很焦虑难受,我该如何治愈自己,让自己不再这么难受?”
这个往往和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因为亲子关系往往是我们理解亲密关系的模板。一个人童年时期的自我(安全感)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甚至遭到打压,成年后往往会表现两个极端,极度的自恋和自卑。
总觉得有人在看自己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焦点效应”,它是指人们很容易把自己看作社交中心,高估周围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
当你觉得别人在看你的时候,你对于他人来说也是那个“别人”,你会去关注每一个人吗?如果不会,是不是意味着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来关注你呢?另外这种关注就一定是恶意的吗?你有过怀不怀好意的去关注别人吗?如果没有,为什么别人就一定会呢?
不能和他人建立深层的关系,可以先一点点来,由浅入深,这个过程一定会发生一些事,让你感觉那个“深度”已经引起了你的不适,到时候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认知,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有条件,可以尝试找一个心理咨询师,让她陪你一起完成这个过程,效果会比较好。
我是心理咨询师小東,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