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
这个话题很有趣,来参与到题主发起的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书本阅读,以及心理咨询的方式的探索自我、探索人生,越来越高频地接触到共情、自我觉察这些概念。
在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在家庭几代人观念差异大的相处中,释放自己的焦虑,面对自身的恐惧。渴望被接纳、被理解,就是一种希望被共情的期待。
一、
壹心理有开设倾听师的课程,题主可能也会慢慢接触到相应的体系,所以聊聊从咨询师行业的角度对共情的理解
1)当来访者说起人生中的创伤时,被情感忽视、被情感勒索,咨询师会感觉到心疼,这是“恻隐之心”,及时地表达接纳、关怀和抱持,这里面就有共情所起到的作用;是对来访者情绪的真诚接纳,会对来访者感受带来启发。
2)咨询师避免【过度卷入】,能够帮助来访者探索生命其他的可能性。这是共情时,同时所持有的自我觉察能力。
像那温水,不会冷若冰霜,也不会滚烫灼热。
3)不是技术性的对方笑自己也像镜子那样笑,就可以称之为共情。不是照搬理论,就能够带来共情体验。
二、
回到工作和生活场景中,共情是一种身心机能,也需要同时留意自我觉察。
比如一项商业谈判,对方一直在压价,差价可能是好几十万。如果觉得对方这么说也有对方的道理,比如市场环境,比如对方是刚起步的公司,甚至对方几个职员刚刚升级做父母,需要开源节流攒奶粉钱。理解别人的一切难处,就会忽略自己。一旦签字同意,想要反悔不仅来不及了,还会落下不够成熟,小气吧啦的名声,有损自家公司声誉。
原则不可越界,又和对方共同寻找一起合作开发新产品的共赢方案,满足市场需求,符合社会正能量的效益。这当中需要自我觉察为先,辅助共情力,发挥作用。
所以,同样的底层能力,怎么加以逻辑运算来调配,输出最大化的产能,是需要思考和判断的。需要能够训练自己慢下来的能力。
三、附加说明:
共情 自我觉察,能够帮助个人,把过去原生家庭PUA式的话语体系对个人造成的影响,进行颠覆。
PUA是间歇性强化,打压还是捧,始料未及。
人会因为欲念,与之缠斗。
能够分辨,什么样的话语是真心的赞美,什么样的话语只是奉承和利用。对于个人重塑人格,并保持人格独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