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理学,很多人会认为心理学离我们很远,甚至把心理学视为洪水猛兽,就怕别人说自己心理有问题。但其实心理学离我们很近的,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是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被称为“当代心理学的形象与声音”的菲利普·津巴多教授曾说,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这本书中,津巴多教授选择了跟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14个心理主题,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带领我们走进心理学的大门。今天我们来看看,如何用心理学知识帮我们避坑,当我们幸福。01右脑开发?其实是被商家割了韭菜,交了智商税要说现在谁的钱最好赚,那肯定是女人和孩子。如果一个产品能同时吸引了女人和孩子,赚钱的速度堪比印钞机。右脑开发就是这样一个产品。相信有孩子或者孩子在学龄期的家长,多多少少都听过右脑开发。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右脑开发的书,还有一些线上线下的右脑开发培训班,从胎教到不同年龄孩子的右脑开发,总之只要你关心孩子的未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给孩子进行右脑开发是越早越好。那些动辄几万块钱的早教课,价格不菲,但依然吸引了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慷慨解囊一掷千金,特别是对孩子学什么更有决定权的妈妈们。这些右脑开发的书籍和课程,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理论基础,即左右脑分工理论,比如左脑负责语言,右脑负责图像;左脑负责抽象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或者是左脑理性,右脑感性。总之千方百计地让你相信,右脑开发是有科学的,是有效的。但他们的理论缺乏对脑神经科学以及心理学实验常识的讨论,更倾向于怎么进行右脑开发,简单粗暴地给出方法。当然,这也是我们很喜欢的一种方式,别给我扯什么理论,你直接告诉我怎么做就行了,最好是手把手地教,我们只需要照做就行。但右脑开发到底靠谱吗?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提到了一个叫“汤”的病人,汤是一个因为脑损伤语言功能受损的病人,“汤”是他唯一能说出来的字。在“汤”死后,医生在解剖中发现,汤的大脑左前部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后来科学家在其他同样存在语言功能受损的病人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这些病人脑受损的区域跟“汤”脑部受损的区域相同。这一系列的发现,说明了我们的大脑两个半球擅长的任务是不同的,而大脑右侧受损的病人更有可能迷路,或者无法完成简单的拼图游戏。这些发现被称为大脑半球优势,简单地说,就是左右脑负责的功能不同,这也成了所谓的左右脑开发的理论依据。但其实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由两个大脑半球共同产生的,两个大脑半球,相似的地方要比不相同的地方更多。他们的关系不是独立运作,也不是竞争,而是合作互补,共同为我们的心理生活服务的。你可能会问,右脑开发到底有用吗?有用是肯定有用的,但没有到商家宣传的高度。比如很多右脑开发的训练法是利用闪卡,对孩子进行速读、速记的训练,这种方法靠谱吗?这种方法其实是利用了记忆熟能生巧的功能。你要多看几遍,你也能记住,所以这个方法更多的是利用了记忆的功能,以及行为训练的方法来提升学能力,跟左右脑的差异没有多大关系。而且这类的课程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是无法让孩子在将来走得更远的,而且可能会伤害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遇到这种动辄好几万块钱的所谓的右脑开发的课程书籍之类的,了解了解就行,不用当真。02自己的钱自己做主?其实你一直在被PUA前面我们说了右脑开发它是有效的,它的效果更多的是利用了我们大脑熟能生巧的功能。想让大脑记住某一样东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这个东西在大脑多刷几次,混个脸熟,渐渐地大脑就记住了。下次遇到遇到类似的场景,立马就能想起来。比如刷屏多年的脑白金广告,让很多人即使到了现在一提到给老年人送礼,第一反应还是脑白金。市面上那么多的保健品,为什么这么多年了,依然对脑白金情有独钟呢?原因很简单,脑白金通过大量的广告,很多是黄金时段的广告,覆盖的人群范围足够广,在人们的大脑里面植入了送礼最好的就是脑白金了。不管是送礼的还是收礼的,都觉得脑白金是一个很有面子的礼物。这就是利用了记忆的功能。我们的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是三个记忆中最短暂的,通常最多只能保持几秒钟,是在无意识层面运作的。比如你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关于口红的推送,很快就刷过去了,这个口红图像停留的时间非常短。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的第二个阶段,它负责从感觉记忆中有选择性地提取信息,并且把提取的信息跟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联系。比如看到口红的广告时,你可能会想到,一个有气质的女人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场合来选择口红。长时记忆是信息加工的最后阶段,它把接收到的工作记忆信息长期存储起来,有的能够存储一生。比如脑白金的广告过去多少年了,很多人还是能够脱口而出,就是因为广告进入了我们的长时记忆。说到这里,你大概也明白了,广告其实是利用了我们记忆的功能,把信息通过多次重复的出现,变成了我们自己的记忆。遇到一定的触发场景,它就会出现在你的脑海里,并且你会认为这是你自己的想法。比如送礼的时候,你会想到脑白金,这个时候你可能还会想到这是一个广告,因为脑白金的广告实在是播得太多了。但你在买口红的时候,可能就不会想到,你会觉得我需要这只口红,我需要让自己变得有气质。那你有没有想过,口红能让人变得有气质,这个观念是谁给你的呀?可能是广告,可能是电视媒体,也可能是亲朋好友,总之它不是你本来就有的。简单地说,广告运用心理学中关于大脑的记忆功能,完成了对我们记忆的篡改,在我们的大脑里植入了他们想让我们有的记忆。当我们按照广告说的,去购物,去生活,其实就是被广告,被传媒给PUA了。你可能会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大家也不用把广告视为洪水猛兽。关键是就是我们要意识到,什么是外界强加给我们的,什么是我们需要的?对于外界强加的,我们要不要接受呢?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问题。03我要做不一样的烟火?其实随大流才有归属感前面我们说了广告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就说了,那我就特地独行一点,我不要跟别人一样,这样可以吗?其实,跟别人一样,是我们的一种生存策略,在人群当中,我们更容易有归属感,更有安全感。而特立独行,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很多时候会让我们感觉很孤独。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中,津巴多教授提到了自己做的一个调查,研究耶鲁大学的学生在入流程度上的变化。这里说的入流就是跟他人用一样的东西,有同样的品味。研究选择了两类人,一类是由耶鲁大学预科进入耶鲁大学本科的学生,另一类是由公立高中进入耶鲁大学本科的学生。研究结果发现,来自耶鲁大学预科的新生,比来自公立高中的新生更加入流。而到了高年级,来自预科的学生和来自公立高中的学生,入流程度差距越来越小了,也就是说到了高年级,学生们喜好品味都差不多了。这其实是说我们的品味中有很大一部分东西,不是我们自己喜欢的,而是其他人喜欢的,但是会通过社会从众的压力把这种喜好变成自己的。说到这里,我们再来说一个现象来帮助我们理解随大流的问题。比如我们在城市上班的时候,都会打扮得很精致,高跟鞋更是必备的装备。我们的名字是Mary,是Linda,是Sunny,但过年回家,我们就变回了翠花,荷花,穿着睡衣拖鞋就可以出门了,化妆品更是碰都不想碰了。我们在工作中,需要融入工作的环境中,最好跟他人保持一致,这是一种很省事的人际交往方式。但回到了村里,我们也需要融入村庄的环境中,融入到村民的审美中,这样我们也可以游刃有余地跟村民相处。试想一下,你穿着大花棉袄走在浦东陆家嘴的街上,不要说进写字楼了,光走在街上就可能被认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呀。而当你踩着细细的高跟鞋,画着精致的妆容出现在某农村的大集中,估计也能吸引一波的围观,说不定还能小范围地爆红一下。这就是因为没有随环境的大流,所以我们在这样的场合里面会有很多的压力,如果我们想要这种压力变小,很简单的办法就是跟别人保持一致,入乡随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心理学其实离我们挺近的呀。我们每天都在用心理学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别人会用一些心理的策略来影响我们,我们也会用自己的心理策略来应对这种影响,并且尝试去影响他人。但很多时候,这些想法都是发生在潜意识中,我们不会刻意去想,也意识不到。而这本《津巴多心理学》可以带我们用第三只眼去看自己,看他人,看社会,从而更加从容地去理解生活,去让自己过得更幸福。这本书出版30多年来,津巴多教授一直在更新,现在已经更新到第8版,中文版将在6月份出版发行,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就像津巴多教授说的,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这也是津巴多教授在斯坦福大学教了五十多年基础心理学的原因,他希望用心理学去帮助他人,收获幸福的人生。希望这本比小说还精彩的《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能够带你走进心理学的世界,去探索自己,去探索他人,去探索世界,去拥有自己的幸福人生。文:记不住正态分布的蔷色? (爱读书爱学习的全职妈妈,经常又佛又丧,偶尔积极上进的心理咨询师,世界和我爱着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联系处理。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责任编辑:殷水
37
打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