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时间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时间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是什么)

刚接个案时,当督导师让我一定要守住时间的设置,我是不太理解的,对此我甚至有一些对抗的情绪。?为什么这么古板?为什么不能容纳一些弹性?自由一些不好吗??面对不理解时,骨子里还是忍不住想通过实践来做自己的老师,最初遇到来访者想突破时间设置时,我甚至是允许的,并自以为给来访者扩充了咨访空间的自由度,感觉还挺好。?而实践证明,这份允许有着极大的破坏力,在咨询时间总是不稳定的情况下,来访者愈发不敢信任咨询空间,成长也变得非常缓慢,我也愈发感觉辛苦。?好在来访者的潜意识非常聪慧,以及时脱落的方式摆脱了这种不稳定感,但这个结局产生的破坏力在咨访双方心里都留下了阴影,我用了很长时间才从懊悔和自责的心情中走出来。?来访者很容易把在咨访空间体验到的感觉平行带到生活中,当咨询师给了来访者过度的允许时,可能会让TA在生活中陷入过度退行的状态里出不来,会让TA更加难以适应社会。?及时吸取教训,后来再遇到来访者想突破时间的设置时,我会尽力去守住这个界限,但实践又证明,面对能量爆棚的来访者,想守住与能够守住完全是两码事,这个过程犹如穿越一片丛林,征途艰难险阻。?当然,温和派咨询师可能会觉得超时几分钟就超时几分钟嘛,来访者想临时加咨询就先让TA加嘛,建立关系更重要。?如果咨询师总是以过度满足的方式与来访者建立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有损害性。?在初始阶段,允许也是需要的,我们不好一刀切,但允许只能是一个过程,在这种不稳定的现象出现三次以上时,咨询师就需要和来访者讨论这件事对TA意味着什么,并通过讨论,使TA这部分潜意识的心理动力得以被理解,而不再需要通过行为的方式来缓解当下的焦虑,或者重复过去的模式。?有些来访者也许经历一次讨论就会发生变化,有些来访者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咨询师面对不同的来访者需要有适当的弹性空间,但这个空间总归是有时间节点的。?面对这个时间节点,咨询师内在的确定感是非常重要的,咨询师不够确定,也会拖延变化(矫正性体验)到来的时间。?不过,虽然工作思路比较清晰了,但面对当下一些猛烈的挑战时,自己还是很难稳住,直到后来我真正体悟到了时间更深刻的意义,或者说当我真正认识了时间,我的状态才随之发生了更有质地的变化。?时间就是生命,一个人如何看待时间,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时间又不仅仅是生命,时间是超越性的存在,是神性的存在。?时间创造了公平,太阳在清晨升起,在黄昏落下,对你,对蚂蚁,是一样的公平和稳定。?时间创造了出生,也创造了死亡,四季的轮回注定了生命的轮回。?时间让宇宙从混沌中生长,让太阳系的儿女在平衡的秩序中生长,让地球上的人类悟出了“道”的真谛。?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无论你是帝王,还是流浪儿,在天地面前,你都不过是瞬息的万变之一。?任何生命都无法在时间面前逆行,更无法在宇宙秩序面前逆道而行,否则,总会有业力让你付出更大的代价。?回看历史,每当人类自以为可以无视天地间的秩序时,沉重的惩罚常常会接踵而至。?作为个体,当能够涵容秩序之道时,才能获得心灵上真正的自由。?古代圣贤融入天地万物,看懂了时间的道,总结出易经的智慧,让我们这些与大自然失联的后人得以通过学习,重新体会一下天人合一的意义。?见众生,道无处不在,慈悲无处不在,这就是时间的意义。?时间如此重要,重要到我们忍不住想唱起赞歌,重要到多少人在潜意识里想成为时间的掌控者。?有没有发现这世间越是重要的存在,越容易被藐视,是因为总有灵魂希望比重要更重要吗??时间属于天道,由天管理,一个人如果在关系中掌控了时间,便犹如站在了神的位置上,站在了超越的位置上。?一般心理咨询是50或45分钟,这个设置是业界的标准,是通过众多专业的经验总结出的规律。?这份规律,便是咨访空间的“宇宙秩序”,是对咨访双方共同的约束,时间的稳定,得以让咨访双方保持平等的关系。?而平等关系是多么难得,正因为大家很难在关系中体会到平等,所以忍不住想获得更多的自主感,在意识层面越是担心自己处在更低位置上的人,在潜意识层面越想在其他方面获得掌控感,以获得心理上的补偿。?那么,拥有对时间的掌控感,算是补偿界的大礼。?当然,我们更需要理解,有些来访者之所以想掌控咨询师的时间,多数是因为TA的生命一直处在被掌控的位置上,所以,TA很难不用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更重要的是,TA也必须通过某种看上去更安全的方式来获得一份掌控感,否则,自体更加虚弱了。?自体越虚弱的人,越需要抓住强有力的掌控感,而且这份掌控感最好能够轻易抓住。?在关系中,你很难跟别人说,今天我能不能占你100元的便宜,但你可以让对方等你十分钟,而且对方也不好意思生气,否则就太斤斤计较了。?钱是看得见的数字,但时间其实比金钱更昂贵。?在关系中,能够轻松地站在神的位置上掌控时间,这种酸爽,谁能抗拒??咨访之间想掌控时间的人不止来访者,还有咨询师。?在我过去的受训经历里,咨询师在50分钟时间快到的时候,要做一下最后的回应,像是为本次的咨询做一下托举和收尾,最好还能起到缓解来访者分离焦虑的效果。?当时我对此很认同,我也一直是这么做的,有时候时间已经到了,甚至已经超了1分钟,我还要坚持给一个回应才说下周见,当这种工作范式已成为习惯,最后不给一个回应仿佛本次咨询不完整了似的。但最近我感觉到了别扭,凭什么最后一句话必须由咨询师说?凭什么必须由咨询师决定结束的时间具体是哪一分哪一秒?这会不会成为咨询师变相的一种掌控??前段时间在一节咨询中,当50分钟已到,而我还要最后做收尾式回应时,来访者焦虑地不断看表,最后忍不住说,时间已经到了。?听TA这样一说,我豁然有一种轻松的感觉---终于可以从这份固定的工作范式中解放了。?掌控分离在哪一刻发生,犹如掌控死亡在哪一刻发生,这个诱惑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只要死亡还存在,这个磁场就还在。?但好在,磁场需要吸引到同质体,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我们能够消解内在对掌控的渴望,再遇到这个的磁场时,也可以只是风轻云淡地看一眼,而不需要付诸行动。?当然,这份消解不容易做到,一个人唯有充分消解对死亡的恐惧,恐怕才能真正放下掌控的欲望。?想成为一位成熟的咨询师,要历经一场试炼灵魂的穿越之旅,很不容易,但很值得。?作为咨询师,不仅是要理解时间的设置,更要对时间本身保有敬畏之心。?这份敬畏会让我们真正认识时间,伴随对时间的认识,我们也会重新认识爱。?其实,来访者忍不住通过获得更多时间上的掌控感,内在更大的动力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验证咨询师是否爱自己。?面对来访者对爱的渴望,咨询师很难拒绝,但咨询师更要明白,有些爱是有毒的,而有些爱看上去冷酷,却是安全的,滋养的,且传递着对来访者潜能的相信。?忍不住在形式上索爱的来访者,可能在生活中已经吸收过多有毒的爱,这时候咨询师更需要以温和而坚定的方式,表达拒绝。?咨询师以自己的生命,影响着来访者的生命。?当咨询师足够敬畏时间,会慢慢影响着来访者同样产生敬畏之心,并能够更好地进入世间的秩序。?当来访者更深切地认识到了时间的意义,会潜移默化地更加珍重自己的生命价值,随之,来访者的自我会更加凝聚,更加确定,更加有力量。?当咨询师足够确定爱的真谛,也会发现,比起做到100分,当只需要做到60分时,来访者反而拥有了更大的成长空间。文:高予清? (微信公众号:高予清(gaoyuqingxl);高予清,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咨询师,管理硕士,心理研修生,壹心理入驻咨询师。)责任编辑:殷水

0

打赏(0)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