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从社恐到抑郁,我靠这件事治愈了自己(从社恐到抑郁,我靠这件事治愈了自己)

来访者一口吃成胖纸 | 作者Lilith | 编辑社恐成为了这几年,大家挂在嘴边最多的字眼。如果隔天需要与人沟通,当晚总会失眠、早醒,再也睡不着;只要和别人对视交流,就会感到紧张、恐慌,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非常害怕有人注意到自己,总是低着头走路。这样的生活状态,渗透在每一个当代人的生活细节中。但是,究其背后的原因,却各有不同。今天的来访者@一口吃成胖纸,也一样如此。社恐,不仅导致她工作上遇到了瓶颈,情绪时不时崩溃,也影响着她的身体健康。在无数次选择逃避或忽视之后,她决定了:必须让自己直面这个问题。于是,她去医院诊察、自学心理学、做心理咨询。最后她发现,原来埋在心底的创伤,以另一种方式,决定着长大后的每一个选择。以下是她的自述。希望可以让同样因为社恐内耗的你,得到一些帮助。01在平地上,我体会到高空坠落的失重感我一直被“失重感”这件事困扰着。特别是2018年,特别强烈。坐飞机,当飞机起飞的时候;坐车车速过快的时候;和别人对视交流的时候;当众发言的时候......这些看似很平常的事,都会让我头重脚轻,莫名晕眩,我会不由自主的捂住肚子,以减轻症状,让自己有安全感。可能有人会疑惑:“在平地上、和人对视也有失重感?”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种感觉真的和失重感一模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没有消失。反倒越演越烈,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2018年的下半年,当我知道,领导安排工作由我来汇报的时候,就非常焦虑。这意味着,我要站在台上,在众人面前发言!同事也看出我的焦虑,她安慰道:“不要勉强,如果实在胜任不了,就跟领导说说看。”但我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也许是个机会。于是把稿纸上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怀着紧张的心情上去了!不出所料,一上台脑袋就一片空白。还是看着稿纸念,一开口声音就疯狂颤抖。失重感也第一次在这种场合浮现!我用余光看到,台下的人注意到了我的紧张。我停了一阵,故作镇定,又继续强迫自己讲下去,直至结束……虽然最后没出现什么差错,领导也没有责怪。我的心情却很沉很重,晚上躺在床上莫名地哭了起来。这件事过后,我发现很多简单的事情,都会变得很困难。比如:不敢参加聚会不敢在十字路口一个人过马路不敢做自我介绍不敢与人对视交流特别是在熟人面前更不敢表现自己,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失重的状态。这个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不解决掉它,我的余生不会好过。于是,我开始关注心理方面的知识,网上搜集资料。也只有我自己明白。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内向了。终于,我鼓足勇气,怀着紧张的心情来到心理诊室。医生开始询问,我讲述完情况,医生给我做了测试。出来后,看着表单上的结果——社交恐怖,强迫症,轻微抑郁。在预料之中。医生建议我,药物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治疗。我想,我确实需要有人能够倾听、理解我的处境。需要有人告诉我,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在医院开完药之后,我求助了心理咨询。02心理咨询像一双柔软的手,抚摸着我的心脏那是一间很安静的房间。要见这位陌生人般的咨询师,我居然没有感到焦虑,反而很轻松。她很年轻,见到她的时候,我觉得她很亲切,像是认识的一位旧友。她先询问:“你有什么样的困扰呢?”?我直奔主题:“我有社交恐惧症。”不知道为什么,说出这句话时,情绪仿佛也莫名汹涌起来。我鼻头一酸,低下了头。把工作发生的事告诉了她。咨询师又问:“在更小之前,你体验过这种失控感吗?”我想了一下,最开始出现这种症状,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我是几个“伙伴”当中年纪最小的,并且他们都是亲戚,这两个条件成为他们攻击我的理由。他们永远不会叫我一起去上学,但在放学路上就开始“胡作非为”。那时候条件不好,学校的路上满是沙子、灰尘。他们在我前头走着,故意不抬脚,让灰尘满天飞,目的就是让我吸灰尘。有时候不让我跟他们走同一条路回家,我要是跟着就会被重重地弹脑门、敲额头。每天放学时,我总是鼻青脸肿,他们仿佛一定要看到我哭才罢休。一点也不夸张,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我也告诉过父母。他们知道后,言语上没有过多的安慰,但有空会去接我放学。然而,大部分时间,他们工作也很忙,我依旧得一个人独自走上这条上下学的路。有一次,他们制定了一个“计划”。从来不叫我一起上学的他们,居然叫上我了!我很不想,却害怕他们变本加厉,于是就硬着头皮跟着他们去学校了。没有想,走到岔路口,他们编造一段恐怖故事后拔腿就跑了。那时,我不知道恐惧是什么样的感受,也想不到后面等待我的会是什么。我慢慢走着,经过一片小森林,路中间有一棵挺拔高大的木棉树,这就是他们说的恐怖故事发生的地方。他们躲在木棉树对面的草丛里,当我走过木棉树时,他们开始像禽兽一样狼哭鬼叫。小时候的我分辨不出那就是他们,听到大叫声就坚信一定是“鬼”了。那一刻我已经挪不开脚步,在原地直发抖、抱头大哭。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一个个陆续从草丛里出来拍手大笑,学我害怕的样子、学我大哭的样子……自此,我就变得很胆小。害怕黑,也怕人。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回答问题。亲戚朋友对我的评价就是内向,第一次见到我的人也如此认为。本没想要回忆过去,可一提及往事,我就刹不住车,直接在咨询室里泣不成声。咨询师温柔地递过来纸巾。对我说:“父母给不到你任何的帮助,没有人能够托住你,才让你有失重的感觉。”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被理解、被包容。感觉我的心脏,被一双柔软的手抚摸着。我继续和她倾诉了生活中一些大大小小的烦恼。那些我羞于和外人说的,怕被评价的想法。倾听的过程中,她总会询问我在每一个情境中的感受。然后她提议,由她来当小时候的我,与长大之后的我进行一场对话。咨询师:“我很羡慕你,你现在长大了,有力量了。”我:“不,我才羡慕你。”咨询师:“你羡慕我什么呢?”我:“羡慕你年纪小,不用面对很多的人和事,即便怕黑,也可以躲在大人的身后。”咨询师:“可是你现在长大了,不用躲在大人身后,也有力量保护自己了。”?我一直在流泪,也不知该说什么。对话暂停了下来,回到原来的状态。咨询师问我埋怨过父母吗,我说:“之前会,现在我能够理解他们。”她说:“有时候,我们埋怨父母,并不是说我们不爱父母。理解父母的局限,我们才可以自己做自己的父母。”走出咨询室后,我感到全然地放松,仿佛获得了一次新生。从今以后,我决定做自己的父母,好好保护、照顾、捍卫自己。03原来活着,不过一呼一吸后来的咨询中,我们还聊到“早醒”这个问题。每当要面对社交的时候,我都很焦虑。会睡不好觉,容易早醒。针对我的社交恐惧症和早醒问题,咨询师帮我进行了松弛疗法。比如,我们会一起想一些指导性短语和句子,每当我在现实中开始做一件可能引发恐惧焦虑的事情时,利用它们来自我镇静。“我很难过你现在对自己的感觉这么糟糕。但糟糕的感受会过去的,我在这儿陪着你。”“我是个不完美的人,我有时会犯错,但没关系的。”比如,她帮助我训练呼吸。咨询师会指引我将手放在胸腔或任何让自己感到安抚的位置,感觉自己的身体在吸气、呼气。将自己托付给呼吸,允许自己以现在这个样子存在着。我闭上眼睛,感到许久未有的放松。当然,偶尔也会有另一种心情涌起。当我放下对抗,想要以一种更活在此时此地的状态呼吸时。很久以前的伤痛会突然侵入。咨询师告诉我这是一种“回燃”。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保护好自己,过好一天24小时,人们往往会压抑创伤。然而,我们终于打开一颗心时,所有的感受重新进入自己,那些曾经的创伤与痛苦也可能重新燃起。回燃会带来情绪的波动,但同时也是我们做对了的标志。它代表着我正在治愈自己。现在回想起依旧觉得神奇——咨询之后,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回到了小时候,在田间的一间屋子。墙壁全用泥巴筑起来,有挨得很近的两个火炉,火炉里还有残剩的烟灰,屋顶上被烟火熏黑了一片。烟火的味道让我感觉温馨而踏实,在那里我很安全。在那以后,我没有了早醒的问题。现在可以自己过马路,也会试着参加聚会,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对了,曾经我是一个很怕黑的人,晚上睡觉,灯是一直开着的。如今,我终于可以平静地呆在黑暗中,沉沉入睡。我想,这都取决于被看到,被倾听,被理解。取决于我走进了那间安静的房间,让一切改变得以开启。希望,它也可以帮助你,开始某段旅程。- The End -早年的创伤经历,会埋在内心深处,在长大后继续影响着我们。很多父母往往受到局限而无法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心理咨询会以坚定而温柔的方式托住我们,疗愈创伤。点击下图,即可半价体验咨询师的陪伴:责任编辑:微青

作者未开启鲸币认证

0

打赏(0)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