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总是怀疑父母不爱我了爱怎么办?(为什么经常怀疑父母不够爱我)

楼主好:

  

  我是想要帮助你,并且渴望得到你反馈的letmefly。

  

  楼主说自己总是认为朋友们其实不喜欢自己,甚至自己的父母也不爱自己,自己又觉得这样想是不对的,心情有一点纠结,楼主的感受我是可以理解的,想要在这里,为楼主送上一个温暖的抱抱。

  

  楼主这样的说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快就想到了这个依恋理论:鲍文的依恋理论将依恋关系分为三类:①安全依恋(Secure),这类孩子与养育者之间的关系好,只要养育者在场,或者是短暂离开后再返回来,并无明显的情绪焦虑。可以在养育者的注视下,探索周围的环境。②不安全依恋,回避型(insecure- avoidant),这类孩子与养育者的关系较差,养育者在不在,孩子的表现都差不多。这些孩子可能是长期被忽视后造成的。③不安全依恋,反抗型( insecure- ambivalent)。这类孩子如果养育者要离开,回非常抗拒,如果离开后返回,孩子也会抗拒。这类孩子的安全感很差。常常有虐待与被忽视的经验。

  

  所以我自己个人觉得楼主的这种感觉,应该是在早期的时候,与父母的关系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楼主的应该是不安全性依恋关系,因为早期的时候,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关注与爱,往往父母可能有点疏远,没有太关心你,所以你会觉得爱是一种危险的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淌有了,所以为了避免自己这样的情况,就对于爱不再期待,不期待似乎就可以降低这种期待,就不太会有难受的感觉了。

  

  当然重建依恋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个人是建议楼主可以找一位心理咨询师,在长年的咨询过程中,慢慢感受这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包容,就是说你总是要有一段足够受到关注的关系,你才能体验到这种关系,然后会延深这种关系。

  

  当然,我们也可以尝试用认知疗法来处理一下,积极心理学家塞格利曼提出来的ABCDE法来系统思考一下。转化一下思维。

  

  ABCDE中前三个ABC其实代表的就是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所说的,诱发事件(A),想法(B),还有结果(C)。其实也就是说面对同样的事件,不同的解释会造成不同的后果。

  

  举个例子,如果说父母表达想要和自己呆在一起,这是一个事件。而你的想法或者是解释是如果呆在一起时间多了,父母就是会讨厌我,而后果就是你拒绝了父母想要和你在一起的请求。那要如何转化呢,就在DE中间。D代表的是反驳,你可以想,真的是这样吗,在以前的生活中,有没有呆在一起时间比较长的事件,而父母没有讨厌我呢?如果有,就说明我个想法或者是信念可能是不完全对的。如果想通了,那接下来自己要怎么做呢,就是E(激发)要激发自己的行动,可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尝试多与父母呆在一起啊,比如最初的时候,是几小时,慢慢延长,观察自己的信念是不是正确呢。这样下来,我们就转化了我们的思维。

  

  希望可以帮到你,每一份付出都渴望被看到,渴望可以得到楼主及有缘人的反馈,关注与点赞。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