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我是答主曲慧东,一个喜欢用意象说话的心理咨询师。
题主问如果与自己的关系足够好,但是别人会不认可、不喜爱,会怎样?
在这里,我想进一步和题主澄清一下“与自己的关系足够好”是怎样的状态?
为什么一个与自己关系足够好的人,怎会被所有人不喜欢、不认可呢?
那这里的与自己关系足够好是不是与自恋、自负画上了等号?
当遭遇不被喜欢、不被认可时,这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确实会给一个人的心理带来紧张和压抑。通常,这些外界带来的精神能量可以被大多数人所接纳,而不致发生严重的心理失调。但如果能量配置的不均匀,人的精神已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或者,如果外来的刺激过分强大到难以控制,人就可能建造一种相对封闭的硬壳来进行自我保护。
所以题主问到的两种后果都有可能发生,那这样再去理解与自己关系足够好,需要的是足够的稳定性!同时还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毕竟会有不为自己所控的外界刺激,接纳自己的局限也是与自己建立足够好关系的重要内容。
如果一味选择用关闭心灵的方式自保,确实能在这种既成的心理状态中感到舒适和安全。但也会由于把自己封闭了起来,拒不接受新鲜事物,进而导致自我处在死寂状态。然而我们无法真的活在一个封闭系统中,也正是不断涌入的能量为我们的生命创造新的经验和价值。当然如果来一个应一个还好处理,如果像题主所描述的那样所有人都不认可,确实会一下子让人陷入惆怅、不安、焦虑之中。
与自己足够好的状态,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看是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其实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因为心理能量是流动的,有的时候就需要某一种能量占据主导地位,看起来也许专制,但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影响。而能量的均衡原则,又会促使另一种能量推翻前者的统治,心理结构遭到破坏,确实容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当然这是一种极端现象,不过也在提示这我们需要了解和适应自己的内心世界。
荣格说过:一个人“只有当他适应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当他同自己保持和谐的时候,他才能以一种理想的方式去适应外部世界所提出的需要;同样,也只有当他适应了环境的需要,他才能够适应他自己的内心世界,达到内心的和谐。”
这两种对内和对外的适应作用是相互依赖的,忽视任何一方都会连带损害另一种,因此“足够好的自我”与外界的评判不是完全对立的存在。注意对内心世界的适应和调整是会促进对外部世界的适应的,它们时相辅相成的存在,万不可割裂呀!
以上,我尝试用荣格心理动力学的视角浅析心理能量均衡原则在人格结构中的重要性,希望对你的问题解惑有所帮助,也期待在心理咨询中能有更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看见你对自己的期待,“足够好的自我”正向你招手!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