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抱抱,感受到你内在的无助、委屈和难过,希望你可以感受到一些些温暖和支持,也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些帮助。
我知道,你希望得到爸爸的认可和鼓励,希望爸爸可以不那么脾气暴躁,可以对你和妈妈温和一些,让你感受到来自爸爸的肯定和温暖。可是,现实中的爸爸却总是好脸都看不到,也不听别人的话,当你们说他的时候,他反而火大,这让你不敢在他的面前去表达你的脆弱,生病了也不敢让家人知道,有心事也不敢说,这让你感觉非常痛心,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对吗?
确实,爸爸对我们的肯定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这是必然的,但这也并不是不可改变的,要想改变,我们首先要放下对父亲的完美期待,接受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他给不了我们他没有但我们想要的东西,然后,我们就需要学会做自己的内在父母,给到自己我们渴望从爸爸那里得到的那些需求,当你内在充盈,本自具足,你自然不会再期待爸爸给你这些,你和他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好。
那么,给你的建议是:
放下对爸爸的完美期待,试着接受他真实的、客观的样子,接纳他有他的局限性,他给不了你他没有的东西,理解他之所以会有现在这些行为的原因。
你说:他是个自以为是的人。当有个什么事,就喜欢摆出副很厉害的架势,对别人指指点点。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他就会施加语言暴力,说我们愚蠢不知好歹之类的。我已经听了很多这种话了。几乎没听过鼓励或者夸过我什么。小时候为了得到认可努力学习,但他只会冷冷的说没啥厉害的。你可以去观察一下你的爷爷奶奶是怎样对待你的爸爸的,是不是也是像你的爸爸这样对待你的。其实,这就是他爱你的方式,他不知道还有其他的方式,这是他的局限性,他也就是一个普通人,他的成长经历教会了他,只有这样对待孩子,孩子才能成长好,而我们需要的却不是这些,所以,你会觉得他不爱你,但实际上,只是他给予的和你想要的是不同方式的表达,但是在最里层,都是“爱”。
而且,我们需要明白,爸爸之所以是这样的存在,是因为这几十年受他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综合而形成的,他在他的模式里是舒服的,是感觉安全的,所以,他是不太想要去改变的,尤其,当你们去批评他的时候,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他肯定会更多地为自己辩护,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从而坚持他原来的模式。也就是说,如果爸爸他自己不想改变,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改变他的,因为他就是这样的存在,他有他的局限性,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那个样子。
所以,我们要放下对他的期待,学会去接纳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你能够真正地接纳他,你就不会因为他这些行为的出现而变得很生气了,因为你知道这是他的模式,你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你知道其实他是关心你的,爱你的,只是他的表达方式和你期待的不一样而已。
2.学会做自己的内在父母,给到自己想要从父亲那里获得的鼓励和支持,温暖和关怀。
是的,当我们很难从父亲那里获得自己内心渴望的那些情感和支持,我们会变得无助,变得失去希望,但你知道吗?能够让自己重燃希望的终极武器并不是再去渴求父亲的改变,而是你自己学会给到自己想要的这些需求。
心理学里面有一个规律,当你的内在缺失什么,你就会向外去寻求什么。而外在是不稳定的,就像你没有办法从父亲那里获得鼓励和认可,所以,我们需要调整方向,学会向内求,如果你需要认可和鼓励,那就自己给自己认可和鼓励;如果你需要关心,那就学会自己关心自己;如果你需要爱,那就学会好好爱自己……
当你能够学会做自己的内在父母,就可以抚平内在小孩的创伤,让他觉得安全,觉得有力量,觉得充满希望。你可以去看《生命的重建》《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和《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这几本书,还可以学习周梵老师的自爱力课程,也可以去咱们平台的口袋练习里去做相关的练习,成为一个内在安全、稳定、有力量的人。
以上,供参考,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