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壹心理倾诉师、心探教练刘权熳。祝你一切安好,新年快乐。
我是能理解你的感受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细节里,我们本身就会因为和身边人不同的生活习惯而感觉到不适,从而,衍生出更多的自我内心心理冲突和人际冲突,我们会因此而沮丧,这样的事件我们会不知所措,因为,我们在少年的时候,想要说服父母,改变家人的习惯,是一件有点困难的事情。我的看法和建议也有很多局限性,但是真诚的希望,能够给你提供一些角度,请一定要勇敢而坚定的成长。
一、张嘴吃东西,甚至发出吧唧声音,或者流口涎,其实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的矫正并不难。难的是,每个人对这种习惯的态度是不同的,由于,我们持有不同的态度,那么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立场。
也许,在你的潜意识里,这件事情让你困惑的第一点就是,既然这件事情的改革成本并不大,大小家庭成员为什么都没有被说服,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呢?
这原本不应该是一场对抗。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辩论。
站在你的立场,你是一个很有悟性且能够接纳他人意见的人,虽然你也以前会张嘴吃饭,但是当你身边一个重要的人告诉你,这种吃饭习惯不好的时候,你能够有所调整。现在的你也许能够理解到,这也是一种社交礼节,这也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你知道早早的养成好的习惯的重要性。而身边人的习惯和你大相径庭。更糟糕的是,家人行为影响了你的生活,让你感觉到不适难受。
站在你母亲的立场,她已经几十年都保持着一种吃饭习惯,而且,这种习惯在过去没有人提醒她。对她而言,这种张嘴吃饭的情况可能是无伤大雅的,既然不改变不会带来生活质量、人际关系、工作事业等上的任何损失,对她来说,改变的意义就不大。所以,母亲才会回“没什么大不了”,其实,不是她不能改,而是,她觉得没有改变的必要。
站在弟弟的立场,可能你看来,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调整自己的习惯。但事实上,他的认知理解不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更重要的是,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孩子会很敏感于家庭权威的不同态度。他内心偏向于不改变,而现在一个是年长自己的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母亲,孩子大概率会感受到你们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持有的矛盾看法。他也会观察,但他太小意识不到这样做的意义。对他而言,他认为服从母亲又不可以恣意地不被管束,而你的约束力是低于母亲的,就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这场博弈的关键
是不同的观点持方,都很难承认自己是“错的”,所以,都会各种言行,来证明自己是对的。所以,你会发现母亲的无动于衷,发现弟弟的愈演愈烈。因为,当你想改变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想要影响你。
二、根据你的自述,你的内心其实是很成熟的,我认为这件事的关键在于,你因为这件事而产生了心理压力。
你不会张嘴吃饭的同时,看到身边人张嘴吃饭,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感。其实,一家人习惯不同很正常,相互保持自己的习惯,这也是一种边界感。是的,哪怕是家人之间,也需要有边界。但如果,一些家人习惯会影响你的饮食心情,那么,我们是的确会希望家人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舒服,是希望被理解和尊重的。
(一)可能,当我们提出自己因为这样而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希望的,是家人能够给予一些配合和帮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有自己的敏感地带,有些朋友听到雷声会害怕,有些朋友听到吃饭吧唧嘴的声音会身心不适。如果只是同学同事还好,毕竟不是天天都在一起。家庭本应该是我们最放松的地方。而我相信你并不是一个任性的人,你的要求,也不过是希望减缓焦虑而已。我想,当你遭遇了这样的“抵制”,内心恐怕是有一些郁闷和委屈的。
(二)你希望弟弟改变,不仅仅是因为你觉得听着心烦,可能内心也有一部分,是你有着做长兄/姐的责任感。
当年,那个对你很重要的人告诉你的,让你学到的,让你感受到的,是个人细节习惯的重要性。也许,当你进入校园,进入社会,你会更加明白,这种饮食礼节也会印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印象评估。你明白这一点,所以你才会希望弟弟也能够养成好的习惯,所以你才不纵容。只是,小孩子也会有逆反心理。
三、根据你的情况,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我明白你对母亲的害怕,如果愿意尝试的话,可以改变后通方式,然后和家人谈谈。因为母亲作为以身作则的榜样,认知到问题改变也会促进弟弟改变。
我的小小建议是,将沟通的重点变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你因此而觉得很焦虑,影响了你的生活状态。一开始可以先告诉母亲,其实你也明白这是一个生活习惯的小事,然后,你要提出的是,你因此是不适应的,你努力尝试过压抑,但是,你一直很紧张。你其实是很困惑的。你希望家人能够帮助自己,尽可能在家里面尝试着闭上嘴巴咀嚼,缓解自己的焦虑感,沟通的过程中,可以温和一些,而不是强势的要求他们。这样能减少谈判阻力。
虽然不一定能成,但可以去试试。
(二)和弟弟沟通的时候,可以先尝试着让弟弟去理解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因为直接的打断和严厉的监督,会让他产生反弹,他有可能会刻意这么做。
这件事情之前,可以先和父母交流,要说明的是,这件事情不是仅仅为了你,也是考虑到弟弟,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习惯,但是,毕竟以后弟弟要和不同的人相处。你可以说,某某老师或者某某课上听到过,在以后去外面吃饭,涉及到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的时候,吃饭不吧唧嘴,不张嘴大声咀嚼也是一种礼节,能够带给别人好的印象,这对弟弟来说也很重要。让父母意识到,改变这种习惯也许对孩子有帮助,那么,父母可能就会慢慢的调整自己的认知。
然后,在和弟弟沟通的时候,可以先减少弟弟的阻力,比如,给弟弟买一些零食或者小礼物,先拉进距离,然后稳定他的情绪,减少防备的状态的时候,你就可以对他说,你不是故意要这么凶他的,只是,你希望他能够更好,用打比方的方式和他说,比如,大家都喜欢礼貌的孩子,你在班上的时候,你和同学一起吃东西的时候,声音很大张嘴吃,或者流口水的话,会不会不太好呢?诸如此类。
培养行为的方式,除了惩罚(比如斥责),也可以建立奖励规范,你可以试着和弟弟沟通,如果做的好,比之前好,或者安静一些,礼貌一些的时候,你就可以试试夸夸他,给他一些奖励。
让他知道,这么做能够得到一些鼓励。
(三)你毕竟也是一个少年,如果很多事情事与愿违,请不要沮丧,你已经做的很好了,你已经很棒了。要是现状一时之间很难改变,请先保护自己。
我们很难事事顺利,面对家里的大人,和比自己小的孩子,很多时候,我们是比较为难的。要是协调后依旧难以改变,请一定要关心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委屈,可以尝试和信任的人或者专业的老师沟通,哪怕是说说心里话,也比压抑来的好。
你已经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改变他人很难,能保持自己不被改变就很了不起了。如果他们吃饭依旧是这样,可以在心中默念,我要吃好我自己的饭,努力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食物上,尽可能不要去看他们的动作,当你觉得不舒适的时候,尝试着主动进行深呼吸。
如果依旧改变不了弟弟,也可以尝试着减少被刺激的概率,比如,在弟弟吃零食的时候,你转移注意力,去自己的房间听听歌曲或者看看书。
有些时候,我们会想要改变而求而不得变得很痛苦,我们也需要明白,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尝试着将自己的注意力回归自己身上,不被干扰和影响,也是一种语需要我们去提高的适应力。
你有你自己的人生,
未来你也会有自己天地。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回答。
欢迎通过倾诉或者心探渠道找我倾诉、提问、评估分析。真诚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