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楼主,您好!我是壹心理的倾听师邢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阅读着你的文字,感受着你的心情,我在想,如果不是外婆身患癌症,你平时会不会有什么困难都自己扛,很难开口请求他人帮助?这样,多辛苦啊!
谈到帮助这个词,有两个角色,“帮助者”和“被帮助者”
【您是如何看待“帮助者”】
有力量、有爱、温暖、勇敢......我想我们还可以写出更多
我也配上一些文字,也转发到了我的朋友圈
你的行为,是助人么?是!
虽然您帮助的是您的外婆,但不管被帮助者是什么身份,都不影响您行为的性质!
你用自己的智慧、力量帮助外婆!你配文字,发朋友圈,用自己的行动,尽已所能帮助患病的外婆!
你善良、孝顺、勇敢,善用资源!这,是你的力量和爱!这些力量和爱,正源源不断的传向生命垂危的外婆。
热心的同学还帮我转发了朋友圈,我感觉,好像好没有尊严,像是跪在别人面前,求他们施舍。
同学的行为,是助人么?是!
同学们的“热心”,到底是因为他们有爱、温暖主动给予的,还是因为您抛去尊严跪求来的呢?
热心的同学还帮我转发了朋友圈,这好像让我感觉更加不安了
这里我看到了您矛盾的心理,我顺着您这个思维问一句:
那同学们怎么做您会心安呢?难道您希望当您发了朋友圈,同学们都选择漠视么?
当您沉浸在自己的不安中时,是否注意到您虽然知道同学们的情谊,却没有感受到?羞耻感让您深陷到自我怀疑和否定中,没有更多的精力感受他人,隔断了爱与温暖的连结,世界有温度,您却未觉知。
【您如何看待“被帮助者”】
被帮助者是可怜的,弱小的,无能的?不!被帮助者不是弱小的,无能的,可怜的!他们只是暂时处于困境。
就象陷入了泥沼的人,并不代表这个人是无能的,弱小的!在人生这条长河中,谁又能保证自己绝不会陷入泥沼呢?
从小到大我就比较“爱面子”,虽然家境不好,但是我一直不想让别人知道,我觉得很羞耻。
【贫穷:是评价客观环境的,不是评价人类品质的】
生存环境艰苦,是客观条件,我们拥有怎样的资源和我们是怎样的人,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家境不好,童年的你肯定吃了不少苦,那时的你,还只是个孩子,贫穷让你感觉到了自己和他人的差异:哪怕最普通的东西,在别人那里唾手可得,对于我却很难。
时间久了,这种“不如人”又无力的感觉汇聚成了羞耻感,只要遇到困难,就会跳出来影响你,让你把问题归结于“是我不够好,是我无能”,不知不觉将自己放在了心理弱势的位置上。每次出现这种感觉时,不妨告诉自己:贫穷不是我的错,我是一个很努力的人。
【这世上很多事,我们就是做不到,这世上很多东西,我们真的无法拥有】
生而为人,我们都希望自己是有力量有能力的。做不到时,就会感觉无助,不仅是你,所有人都会!看到了这种普遍性,不妨接纳自己,承认自己的无力。
【脆弱,将我们彼此连结 】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个体,但我们又属于整个人类族群。当我们追求强大,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力与脆弱时,反而会将我们与他人隔开。是灵魂最深处的脆弱将我们彼此连结到一起。那些坦然的接纳并坦露自己脆弱的人,最能得到真挚友情。
在过去的两年中,我的父亲得了膀胱癌,我的母亲得了直肠癌,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他们受了不少苦,良好的心态使他们从帮助和关心中源源不断地接收到温暖与爱,成为他们生命的源泉。我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你,希望您在外婆治病中,放下负担,安心的感受人和人之间的温暖,治愈心灵!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