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分类-心理问题问答集锦 / 正文

心理学深度解析:为何钱和爱都会流向这种人(为什么钱比爱情更有安全感)

相信在大部分人的心里都会觉得:钱真难赚啊!?只有在一小部分人的眼里,钱是非常好赚的,这一小部分人真的是钱追着ta跑,而我们普通大众,是拼命追着钱跑,这个世界上除了钱会选择跟着人跑,爱也会选择人而流向TA。那为何有的人赚钱就容易很多,有的人就是使出浑身的解数都是赚不到什么钱,在感情方面也是,自己掏心掏肺的付出,最后都没有得到半点好??那么我们今天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深层的剖析,为何你赚不到钱,为何总得不到爱,为何你总是过得非常辛苦?精神分析师荣格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你的潜意识正正在操控着你的人生,而你将其称为命运。”?相信大家都听到一个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潜意识” 或者你还听说过精神分析的“冰山理论” 这都是由心理学精神分析的开山鼻祖弗洛伊德提出来的。?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包括两个部分: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就是我们平时能够觉察得到的,比如我们觉察到自己心情不好了,无意识就是我们意识层面感觉不到的,无意识包含了我们人类的本能的欲望还有那些被自己深深压抑的欲望。这种欲望往往是现实社会所不允许的,所以我们只好压抑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去。?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就像是一座冰山,那些我们展现出来的、被别人看到的、或者看到别人的只是浮在水面上的那小小的20%,而剩下的80%是隐藏在深水下面,是我们无法看到的,而且越往下表示藏匿得越深,这个80%就是决定我们一生命运的东西。 ?也许你会说,那赚钱跟潜意识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想告诉你得是还真有关系,并且还有心理学的依据。 有句话说:钱更加容易跟着有钱跑,爱更加容易跟着不缺爱的人跑,而受苦的人会一直选择受苦。0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为什么金钱容易跟着有钱人跑呢?所谓有钱人,成功的人,她们通常是跟金钱建立健康关系的一类人。在他们的信念中,根本不会有一丝一毫贬低金钱。前两年在一次心理训练营中当助教,当说到对金钱的信念的时候,我会发现他们其中有不少的人对金钱是贬低的,不屑的。比如有个女学员在讲她的故事的时候,她说在她小的时候,表姐家是做生意的,相比之下她自己家就很穷,表姐家就很富有,那时候她还还是很羡慕表姐的,但是这个女学员的母亲就经常贬低表姐一家,并经常说他们一家是怎么的坏,总之就是给她传达一个信念,做生意赚钱的就是精明的人,就是比较坏,不道德的。?慢慢的,她就有一种观念就是金钱是肮脏的,有钱人是不道德的,就是靠剥削别人自己赚取财富的。可以看出来,这个学员就是通过贬低金钱和有钱人获得了道德上的优越感,那潜意识为了让她继续保持道德优越感,就会抑制它赚钱的能力,就会出现之前我们说的,总是赚不到钱,即使赚到一些钱也总是很快的被自己搞光,这样TA就可以做自己,而不是成为自己最讨厌的那类人了。?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如果你的潜意识,对金钱是贬低的,不屑的,看不起的,那么你势必真的不会成为有钱人。你之所以没钱,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潜意识里不想有钱,有金钱限制性的信念 ,唯独你改写了自己对金钱的这个限制性的信念,你才可能真的赚到钱。?那么成功富足的人一般有那些特征呢??1. 非常自信,心态积极,阳光,逆商,情商都很高,他们对自己比较了解,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种自信来自对自身的了解。?2. 有清晰的边界。不管是跟朋友,恋人,亲子之间都能保持清晰的边界。很少去侵犯别人的边界,当然更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边界,他们总是以一种合作的眼光去看问题,而不是去控制对方。他们不会过分亲近某个人,更不会随便依赖任何一个人。?想追求金钱,首先信念要对,钱不仅仅是工具,金钱是有生命的。钱是很高贵的,钱是有灵性的,钱是能滋养你的, ~唯有这样尊重金钱的人,能量频率是很滋养和富足的。?02为何会说,爱更会流向不缺爱的人?阿德勒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为什么童年的影响会如此之大呢?这里有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性格类型,我们的行为模式,我们很多信念都跟原生家庭有直接的关系。?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这一生的关系模式、人格特质、行为模式在6岁前就基本形成了。所以一个人这一辈子的关系模式和人格特质都是6岁前的强迫性重复。?童年的经历就像是一颗发射了的卫星,不管这颗卫星飞得再高再远,这个飞行轨迹都是由童年早期的经历所决定的。?简单讲就是,我们儿时跟母亲的互动模式,就是长大后我们人际关系的雏形。你儿时是如何跟父母互动的,那么长大之后你跟别人的相处也是沿用以前的那套模式,而且你还会诱导别人像儿时父母那么样对你。?比如我曾经就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丽丽(化名)她从小跟母亲的关系非常不好,母亲是那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因此看到丽丽是个女孩,她就不喜欢她。在成长的过程中丽丽也是吃尽了苦头,妈妈脾气暴躁,情绪非常的不稳定,一言不合就是破口大骂,丽丽从小就心惊胆战的,每天都活得战战兢兢,生怕自己被母亲骂。长期在母亲的语言暴力中长大,丽丽养成了懦弱、怕事、讨好的性格特点,她为了不让妈妈生气,她学会了讨好妈妈?,等她长大了到社会上的时候,她在工作中、在和朋友的相处中,她都在用这种讨好的模式。由于从小积累了太多的愤怒和委屈,很多次丽丽都莫名其妙的情绪奔溃、焦虑、抑郁是常事。?最让她不可思议的是她竟然找了一个像她妈妈当年一样,有语言暴力,总是打压她、贬低她的男朋友,很多次她都到了奔溃的边缘,头发也大把大把的掉,这完全就是母亲当年的再现。丽丽和母亲的关系模式,又在和男友的身上上演,她又找了一个当年的“妈”继续受虐,这就是潜意识的内容,让她去吸引和母亲这样的人,虽然很痛苦,但是那么多年,她有一个隐藏的信念,自己是不够好的,所以再次去吸引这样的人,去受虐。?还有一些列子就是,从小在原生家庭缺爱,她潜意识的信念会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因此即使她在恋爱中男友非常爱她,她也会去寻找蛛丝马迹,去证明对方不爱自己。?这类人就是有一个习惯性的操作,就是会诱导对方,不要爱自己,不要在乎自己。“就知道你不爱我”这就像是一个圆使劲往别人身上套,一次没有套中就多套几次,直到对方招架不住这样的试探,对方索性就承认了“我就是不爱你”好了,这下,她成功了,结果就是她的每一段感情,她都验证了“对方真的不爱自己”。?这个就是心理学上的投射性认同,就是投射给对方一个特定的反应,对方认同了,当然可以解释为你诱导我对你做出特别的反应。对于从小缺爱,缺关注的人而言,他会诱导别人以缺爱,和忽视的的方式对待他,所以想爱的人得不到爱,想逃离虐待的人再吸引童年时代虐待自己的那类人的心理原因就在这里。?同理,一个人的信念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那么TA可能有很好的物质条件,TA明明可以不要过得那么辛苦,但是TA依旧让自己过得很辛苦,很劳累,然后自我感动。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人很奇怪,但是从心理学的层面去解释的话,这是TA潜意识的信念在作怪,他们一直觉得吃苦是一个人必需的高尚品德,那TA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吃一定数量的苦,今后经历一定数量的挫折才能做成功,这就成了一种强迫性的重复。以上就是论证了不缺钱的人更容易得到钱,不缺爱的人更加容易得到爱,辛苦的人一直会让自己辛苦!文:紫雯68责任编辑:殷水

0

打赏(0)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湘ICP备2023018356号-2.考医师证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