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
为你有这样的觉察和反思点赞!
很愿意把我所了解的与你分享,我们一起来探讨。
1、尝试理解自己的羞耻感。情绪本身并无好坏。
在《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一书中,讲到每个人都有羞耻感。
羞耻感虽然让我们不舒服,但有它自己的作用。
这本书也想推荐给你。
羞耻能让我们努力表现得体。
比如,你为自己有攻击性的表现感到羞耻,就是帮助我们调节自己的言行,让自己表现的更得体,符合社会规范。
同时,我们要知道,羞耻感需要我们自己来理解,并且不让这种感觉过度。
我们都是有情绪的,差别在于有的人可以控制情绪,有的被情绪所控制。
羞耻感会让我们感到虚弱无助,有一种自尊心被伤的难过,会郁郁寡欢,对自己充满否定。
这是一种令人痛苦的信念。
其实,我们不必要求自己表现的那么好。
每个人都有不那么道德的那一面。
我们越是允许,坦然接纳自己会嫉妒、愤怒等,反倒不会被羞耻裹挟。
情绪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我们只需要理解情绪,学着和情绪相处。
不用去害怕或是讨厌面对羞耻感。
从心里放松,我们就有机会与羞耻和解。
2、情绪之间的相互转化。
不知你是否认真想过,你的羞耻感具体是因为什么?
是因为自己对他人有攻击性吗?
这种攻击性又是因何而来呢?
是否自己对他人有羡慕或嫉妒?
比如“面对他人做的好的时候,会出现破坏欲”。
是否自己也想拥有?
那么敢于表达出来吗?
其实羡慕或嫉妒,我们只要说出来,就会减少它的破坏性。
那时,可能就不需要用攻击的方式了。
还有自己愤怒或攻击,我们可以尝试着理解情绪在向我们传递着什么。
比如,自己有哪些需求没有被满足?
真的是对方的原因吗?
自己做些什么,在不伤害对方,不伤害关系的前提下,让自己好受一些?
当我们重视审视这些,我们可能会慢慢平和下来。
3、学习与情绪和谐相处。
我们的情绪并不是非要消除,而是理解并且管理我们的情绪。
比如,我们尝试表达自己的羞耻。
你来这里说出来这些时,心里是不是就会感觉好受一点?
而且,你会发现,并不是只有你有羞耻感。
虽然引发我们羞耻感的事情不同,但说出来之后,这件事就不会圧在心头了。
你说“我爸在我面前表现他多好多厉害时我就很难受”,可以想一想,这时自己想到了什么,是如何看待爸爸这样的表现的?
如果我们不认同,我们就会反感,表现出“骂人或者生闷气”。
这是我们无法与这样的情绪在一起。
那么下次,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什么不同的,来尝试一下?
比如理解爸爸为什么这样做?
他是不是也有做的好的那一面?
你曾赞美过爸爸吗?
当我们可以一点点梳理,我们就不再只有这样一种情绪。
我们感受到情绪,并且理解自己,我们会慢慢跟自己和谐相处。
允许自己有不良的情绪,但不会被情绪控制。
简单分享这些吧。
祝好呀!